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父母过高的要求、过多的期待,甚至过严的苛求,却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父母应当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对孩子说要求过高的话。以下这些话以及类似的话,希望家长引以为戒。
1.面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妈妈失望地说:“我怎么就没生一个像别人家那么聪明的孩子呢?”
智择优专家指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千万不要用“人家孩子怎样”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绝不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要求他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要记住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发掘的潜能。
2.为让孩子达到高标准,母亲恐吓说:“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
智择优专家指点:孩子只要尽到了努力,就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家教的目的,就是使孩子的努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再给孩子压力就是错误的。
3.为让孩子学习进步,父母刺激孩子:“考不上好大学你还有出息吗?”
智择优专家指点:孩子把家庭比作牢笼,把自己比作囚徒。这一直是家教的悲哀。这样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大学,也不能说家教是成功的。
4.孩子拿着100分的试卷等待奖励,妈妈却说:“你早该得满分。”
智择优专家指点:父母在发现孩子有所上进时,要及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引发孩子内心的动力,下次他会更加努力。
5.为督促孩子考个好成绩,父亲提出:“考好了奖励,考不好打屁股!”
智择优专家指点:评价孩子的学业水平要考虑分数,但不能仅以分数为绝对标准,还要看看孩子的品质礼仪如何,体质体魄如何,兴趣广泛性和稳定性如何,对生活对学习对明天的态度如何,创造性的培养如何等等。
6.考试前,妈妈给茜茜定下目标:“一定要进前5名。”
智择优专家指点:父母必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即决不能用孩子的身心健康来换高分。试想,如果高压政策把孩子的身心搞垮了,那高分还有什么意义呢?
7.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妈妈比孩子还急:“为了妈妈,你一定要考好!”
智择优专家指点:父母应当让孩子明白,他是在为自己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而学习,并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这才是正确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方法。
8.为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父母告诉孩子:“若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礼物。”
智择优专家指点:对于孩子的学习,应重视精神上的鼓励,通过鼓励加强孩子积极上进的自信心,这远比物质奖励要有效得多。
延伸阅读:
【本文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人看过(0) 赞一个

第一时间获取 青少年择校 帮助并 与专家一对一 分析孩子问题,为您提供最有用且趣味无限的家庭教育解决方案和学习能力提升方式。您可以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智择优」或者「zhizeu」并关注,或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获得智择优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择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