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案例分析 > 正文

因家庭产生自卑造成的社交障碍

余红梅来源:原创

很多父母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教育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当孩子只是一味的处于变成父母需要的样子时,很容易产生自卑感

03.jpg

杨心怡是成都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女生,不仅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她很害怕与人交往,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人。如果跟别人在一起,她必须保证自己一直有事情可做,否则就会感觉非常紧张和焦虑。同时,她又很怕别人看出自己内心的不安,不得不极力维持表面上的镇定。比如在学校食堂吃饭,周围是不大熟悉的同学,她恨不得把脸埋到碗里,又怕别人看出来,于是不断告诫自己挺直腰板。再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人再多她也要拿出手机翻看通讯录,不是为了打电话,纯粹是掩饰自己的不安。在班里,她也像个局外人,没有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女伴,更谈不上异性交往了。这种感觉让她苦不堪言

从小杨心怡的妈妈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论做什么事,妈妈都会很担心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她也会不断地告诫女儿,在别人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会很容易让人不喜欢,甚至看不起。

杨心怡说,小时候妈妈总是以别人会怎么看为标准要求她,如果她哪件事做得不好,妈妈就会这样批评:看你这样,还不被人笑话死!”所以她一直觉得别人的看法是很可怕的,就不敢跟任何人走得太近。从小到大,杨心怡没交到几个朋友,虽然感觉很孤单,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可自从上了高中,由于她没办法放松自然地跟人接触,学校里各种各样的社团她一个都没参加,课余时间显得很无趣。由于总担心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好,哪里做得不好,杨心怡与同学接触时总有点心不在焉,无法投入地去听对方说了什么,也不能准确及时地做出反应。更糟糕的是,她越是想改掉这个毛病,越是紧张于自己的表现,反而让问题更加严重了。

很明显,杨心怡的社交心理障碍若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根据杨心怡的表现和她的家庭情况,社交障碍是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而这种自卑心理的形成与妈妈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智择优教育专家提出:杨心怡的妈妈出于内心对我不够好的恐惧,以不断告诫和批评的方式要求女儿满足自己让别人肯定我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以一种失败的痛苦经验,使孩子原有的需求平衡和价值参照系统被打乱,不仅使杨心怡形成了自己在别人面前不够好是件很可怕的事的认知,还使她失去了在自主、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自己能力、获得经验的机会,没有获得足够的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由于不合理认知的作用和自主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杨心怡自我意识在否定中发展,最终产生自卑。

  自卑感会使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持一种消极态度。杨心怡的自卑感让她没有自我肯定的能力,更无力承受别人的否定,因为在她的认知里,自己在别人面前不够好是非常可怕的,别人的否定会带给她巨大的焦虑和压力。这样一来,她在不得不依赖外界肯定的评价的同时又很害怕自己被否定,只好把自己封闭起来,用退缩、回避、离群等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心理紧张和压力。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