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黄丽16岁了,但好像变了一个人,她总是故意让我生气,天冷我让她多穿件衣服,她偏不;我让她带个鸡蛋去学校,她也不;我让她干家务,她总是敷衍了事。而且动不动就说:“你烦不烦呀!”。我真不知道我错在哪里了,我对她的关心她都一概否定。这是怎么回事?
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周到是做家长的责任,但父母不能无限度地去做和太过于溺爱。对孩子限制过多,规定太多,则限制了孩子发展能力的空间,尤其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年龄,他们极度需要确立自我,但是父母却仍保持着原来对其的过度保护,包办式代替,甚至穿衣服都要您来做主,所以两者冲突重重,格格不入,也是可想而知了。父母不能将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延伸得太长太宽,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号,将孩子管得死死的,希望她不受到一点伤害,但是想一想您所面临的现实有时候自己都难以应付,怎能保证您的女儿不遇挫折呢?父母需要重新看一看您的女儿,她的个头、她的身材、她的年龄无一不证明她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她已经能够自己做好多事情了,相信她冷了知道找衣服穿,饿了会自己买吃的,留给她自己做事情的自由度,因为将来女儿最终要走向独立生活,您不能陪伴她一生。您不能让孩子永远站在您的身后,保持天真无知,而应去筛选生活,找出孩子在您的指导下能承受的经历,使孩子有机会去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就好像用手抓一把沙子,如果攥得越紧,最后留在手里的就越少。同样,对女儿的管教过多,那么孩子越容易逃离。把您的关心视为紧箍咒,把家视为牢笼。
此外,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他们不会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表现的顺从和听话,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体验去感受生活。过多的限制只能引起她的反抗和逆反心理,即使父母为女儿好,她也不愿意接受,因为她觉得您根本不信任她。
父母如果爱孩子,就让她自己来。少穿一件衣服,大不了感冒几天;少吃一个鸡蛋,大不了饿上一顿,无大碍。不要因为这些小事情,而失去了在一些重要事情上帮助孩子的可能性,因为一旦孩子开始对父母产生反感,则不愿意接受父母的任何教导,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所以,对您来说,沉默是金。
留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空间,有时候只有亲自实践,她才相信您说的话。但即使是这样,请您也不要讽刺孩子,说风凉话。建议而不命令,帮助而不替代,是永恒的准则。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