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16岁时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19岁时剑桥大学学习神学,22岁毕业。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什鲁斯伯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和医学家,父亲是知名学府爱西堡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是当地著名的医学博士,很有名望。
父亲渴望达尔文好好学习,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可是达尔文从小就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而是一个调皮捣蛋、人人见了都脑袋发胀的小家伙。他整天在外面撒野,要么跑到森林深处的池塘里抓蝌蚪,要么坐在小河边望着钓鱼的人们痴痴地发呆。
达尔文喜欢喂鸽子,鸽子的屎拉满了院子,有一次竟然拉到了老父亲的头顶上。诸如此类的事情令达尔文的父亲非常恼火,他多次训斥达尔文说:“瞧瞧你整天干了些什么,你除了打鸟、玩狗或者挖地洞、抓老鼠之外,什么也不会干,简直是一无所为!”“你成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以后怎么办?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把我这个事业继承下来呢?”
父子俩的矛盾越闹越大,简直势同水火,往往一见面就大吵一场。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爱子如命又恨铁不成钢的老达尔文向多年的好友、组织商人赫德先生求教。
赫德先生知道老达尔文脾气过于倔强,也懒得同他长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法国幻想小说《巨人传》给他看。老达尔文翻开书一瞧,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原来题首的词语竟然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赫德开导他供说:“你不光要用你的手和嘴去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接近孩子,聆听孩子灵魂深处的声音。我的老朋友,请忘掉你的年龄,同孩子交朋友吧。”
已经被孩子弄得心力交瘁和焦头烂额的老达尔文恍然大悟,接受了老朋友的建议,决定彻底改变思路,同孩子好好交一次朋友。他辞去了学校董事、医学公会秘书等等待遇优厚的兼职工作,腾出大量时间,同孩子呆在一起。孩子喜欢动物,老达尔文就带孩子上爱丁堡动物园浏览;孩子喜欢野外生活,老达尔文就带着孩子到森林里野营,到河里捕鱼,甚至还同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养起了小动物。这种努力显然没有白费,孩子对父亲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逐渐被淡化、消融了,他开始把父亲当成最可依赖的朋友。孩子的心情一天一天开朗,学习成绩也一天一天好了起来。
1825年,达尔文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并且听从父亲的忠告,子承父业,来到了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是老达尔文一生最值得炫耀的胜利之一,他在快步走向成功。
达尔文的天赋极不适合学医,他一看到病人流血就恶心呕吐,也特别畏惧解剖尸体,而解剖学是医学方面最起码的专业知识。他把自己的苦恼坦诚地告诉父亲以后,痛心疾首的父亲彻夜不眠,最后眼睛红红地告诉儿子说:“孩子,走你自己的路吧,我尊重你的选择。”老父亲以牺牲祖业为代价的开明感动了达尔文,他又一次听从了父亲的忠告,报考了剑桥大学神学院。老父亲的理由极其简单:孩子读书是为了谋职,而神学院的学生特别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剑桥一类的名牌大学生。
达尔文在神学院的学业同样也不优秀,他的兴趣特别广泛,先是迷上了打猎,后来又迷上了地质学和植物学,并且经常逃学去听植物学和地质学课程,以致他本人也承认说:“在剑桥的三年是完全浪费了。”老父亲尽管对此特别恼火,但也对孩子的兴趣表示理解。
1831年8月,英国海军“贝格号”授命前往南美进行科学考察,主要任务是测量和绘制美洲海洋的水文地质海图。当时般上招聘一名博物学家,地质学教授亨斯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认为是一桩广开眼界的美差,立刻向海军部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达尔文,并且获得了海军部的批准。可是,老父亲根本就不同意孩子放弃牧师职业而去干不务正业的事情,然而达尔文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地对父亲说:“我的志向是探求大自然的秘密,我愿意搏击风雨顠泊的人生,在同大自然的亲近中,我将找到终身的幸福。”父亲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投了儿子的赞成票,并且说:“我不同意你的职业,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同时父亲还拿出自己的行囊,亲自替孩子收拾行李。
在后来长达5年的探险生涯中,达尔文终于写出划时代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不幸的是,当达尔文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伟业《物种起源》的时候,呵护他、亲近他并给了他一生最大激励和鼓舞的父亲却早已作古。然而老父亲对儿子人生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成就了儿子一生的伟业。
家庭的天地虽小,而孩子的兴趣爱好无一不在家人面前闪现,父母要正确引导,扶植,理解。“爱心的重要支点就是理解孩子。”这是达尔文的父亲最著名的教子格言,达尔文父亲的这句话造就了伟大的达尔文,或许也可以帮助广大父母们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