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又要结束了,9月1日,暴堵的街道提醒着家长和孩子们:开学了。去年的开学日,对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的同学们来说,可能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去年的9月1日上午10点20分,中年男子陈严富持刀闯入校园砍伤9人,致3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死亡,2名学生重伤。陈严富当场跳楼自杀身亡。
如此凶残的事件,很难让人把它和朝气蓬勃的开学一天联系起来。孩子们看到的是挥刀见人就砍的残暴行凶者,浑身是血和到处躲蹿逃命尖叫的同学及老师,没人想要拥有这样的开学记忆。
校园血案已经发生过不少,反思也很多,可最终问题仍要回归到教育上。
事出有因绝不是行凶的理由
此事一出,每个人都在问,行凶动机是什么?是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让同为家长的陈严富举起屠刀砍向了毫无戒备之心与还手之力的无辜孩子?
犯罪嫌疑人陈严富是一名学生家长,因为女儿没有及时完成暑期作业,本来应该是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孩子老师却不让孩子及时报名,陈严富想不通,于是心生报复。在陈严富自杀身亡之后,陈严富的老乡说,陈严富曾抱怨,为女儿报名的事情就差给老师跪下了。
学校因为学生没完成暑假作业而推迟其报名?如果没有这个由头,陈严富不至于大开杀戒。还有网友批评教育体制,认为如果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学校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许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学校有没有这个权力推迟学生报名?“简单粗暴地赶走还处于年幼的学生,并不能让人信服。”
可纵使学校处理不妥在前,陈严富的滔天罪行也是不可原谅。他的怨气为何要冲向年幼的孩子?原因很简单,孩子是最没有防备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弱者。陈严富带着刀去学校,已经显示出他蓄意犯罪的迹象。向无辜的孩子痛下杀手,更表明陈某是一个逃避现实、选择对弱者发泄愤恨的懦夫。
可网上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体制质疑论”:凶手固然可恨,但可恨之人有可怜之处,若不是学校如何如何,那便不会如何如何。矛头一转,怪起了体制,什么都是体制的错,体制逼人,体制杀人。
案件不关乎体制,关乎什么呢?只关乎人性,只有泯灭了天良,只有对生命彻底无感的人才会做下如此恶行。小编想问一句,事发之后那些质疑体制的网友们,从陈某的行径里你们难道能找到一丝一毫的正义性吗?
校园行凶何时休?
再多的谴责也无法消除一点点痛心,即使凶手已出于怯懦或害怕绝望自行了断,也灭不掉大家内心的愤怒。
校园里的孩子成了这个社会最大的痛脚,那些行凶者是不是在想,抓住这个痛脚就能最大限度地把心中的恶意倾泻出来,就能完成对社会的狠狠一击?2012年河南和广西皆发生过砍杀儿童事件;2010年,广州一男老师被学校要求停课病休后,对学校心怀恨意,持刀进入学校砍伤15名学生和一名教师;同年,江苏一幼儿园发生持刀行凶案件。与江苏只隔一天,山东潍坊一男子闯入当地一间小学,用铁锤打伤五名幼儿,还试图抱着两名学生一起自焚。去年五月,陕西一男子持菜刀闯入一家幼儿园,砍死七名儿童、两名教师,砍伤11名儿童……
血案发生是悲痛的事,血案一再发生就不仅仅是悲痛,再多的悲痛都于事无补,我们需要更多理智的反思。
陈严富又是如何顺利携带利刃进入学校的?即便如当年报道所披露,陈是以给孩子报名为由进入学校,其情绪激烈等反常行为,似乎也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提高防范。
也有网友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校园惨剧都能用校园安保的漏洞来解释。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这一切都做得足够好的话,惨剧发生的概率会小很多,但是也难以完全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不管围墙多高、大门多紧,校园都不可能成为独立于社会的安全孤岛。”家长对学生安全意识的灌输,社会也有责任化解社会戾气。
祖国花朵的明天
惨案已经发生,几死几伤是媒体报道里的结果,但不是生活的结果,即便是身体没有受伤的孩子,心灵所蒙受的惊吓与阴影也难以估量,如何修复学生们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可能会是漫长的过程。
还有行凶者的女儿,之前报道里行凶动机的导火索因素,也是她父亲亲手酿造惨案的受害者之一,她所要承受的不是普通的丧父之痛,父亲的罪行带给自己的阴影,舆论的压力,还有家庭负担和学业的前景,幼小的心灵能承受多少?
惨案里为学生挡刀而受伤的教师,被无情夺去生命的教师,背后被毁掉的家庭、他们的孩子。还有案件所带给这个社会所有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不安全感。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戾气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尊重和包容越来越少,而用金钱、权力和暴力解决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家长要从平时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又是一年开学季,也希望这样的社会戾气不再出现在校园里,伤害我们的孩子。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