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乐趣。网络小说、游戏、购物、影视等项目,尤其是网络游戏,相当于一个虚拟的现实小社会,可以提供给人各种娱乐和刺激。不管真实与否,对于孩子来说,比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生活的乐趣要多得多,这就导致一些本来性格相对孤僻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小说、沉迷网络游戏里面不能自拔。那么家长该如何拯救网络成瘾的孩子呢?
第一:外松内紧。
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们过去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和保护,导致了孩子的反感和任性自私的性格,现在倒不如彻底放手。但是这一点很多家长都很难做到。放手不是不管,而是“怎么管”。放手也可以叫做无为而治。貌似不管,反而是最好的管。家长可以通过学校、老师、朋友、亲戚、邻居等等,让他们帮你观察孩子,给你提供信息,好让你放心,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一步步对症下药。家长不要一直死盯着,教训和责骂只会起反作用。
第二:学会抱怨。
抱怨什么?抱怨生活的艰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家长总是给予了孩子太多表面的完美,“好好学习”,“不用担心”,导致孩子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孩子不听大道理,不是家长的问题,知识,孩子知道,却不等于认识。家长说的很多话孩子早就知道了,“你不上学将来喝西北风、扫大街、讨饭”……可孩子并不理解这话的内涵,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没有体验过没有钱的日子,没有苦难意识,不识。知而不识,不能称为知识。要既知且识,方为真知。
小编看了一个视频,这是一支特殊的拉练队伍,他们沿着红色长征的路途跋山涉水,已经步行了一千公里。而参加行军的是一群被称为学校不愿意要或学生不愿再上学、家长不愿管或管不了的所谓问题学生。据统计,我国目前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未成年人已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歪脖树”,灿烂的前途似乎已经与他们无关。江苏某戒网瘾工作室却把这些孩子聚集到了一起,他们相信孩子们之间没有质的区别,天生厌学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苍白的说教,而是正确的引导和实际的帮助。 在孩子们行走的过程中,他们走掉了自私和懒散,走出了强壮的体魄,把团队精神、互相关心爱护和人应该拥有的精神美德走出来了, 走出了家长所愿意看到的非常灿烂的一切。
“感觉在城市里住惯了,来这里训练感觉特别苦,什么东西都不适应,房子也好,食物也好,挺磨练人的意志。 我一千公里都走下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
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磨难教育和挫折教育,才导致了孩子没有苦难意识。家长从现在学会开始抱怨,设法增强孩子的苦难意识,让孩子听见、知道。社会是无情的, 要把生活中不美好的一面也要让孩子看到。全面的培养孩子的苦难意识,孩子才会知道感恩。
第三:真诚沟通。
家长往往对孩子不是沟通,而是抱怨、训斥、说教、责骂,还有企图说服。这种教育是单向的,而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发自内心的平等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父母作为孩子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必须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育子的能力,要言传与身教并重,成功的引导孩子。要平等的对待孩子,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在于爱与欣赏。爱是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这才是爱的具体表现。这一点大多数家长都做不到,既对孩子无限宠爱,又想要保持父母的尊严,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这是很矛盾的。孩子需要的是平等的理性沟通,而不是给予性的。
怎样才能跟孩子真正做到深层次理性的心灵沟通,家长需要慢慢体会。父母长辈不要装模作样,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要把孩子真正当成朋友,那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主题,面对今天的未成年人,任何过分的责备与硬性强制都是消极的不当的、为真正实现育人目标,家长们应该以积极地心态科学的方法主动面对时代和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这些崭新课题。紧跟社会的脚步,聆听时代的脉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感受他们的爱与恨,积极寻求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孩子提供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艺术魅力的精神食粮,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这些祖国的花朵更加美丽的绽放,更加茁壮的成长。
【本文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人看过(1) 赞一个

第一时间获取 青少年择校 帮助并 与专家一对一 分析孩子问题,为您提供最有用且趣味无限的家庭教育解决方案和学习能力提升方式。您可以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智择优」或者「zhizeu」并关注,或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获得智择优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择校方案。
-
孩子为什么厌学,你知道吗?
黄松
-
孩子的辅导之路还要走多久
黄松
-
管教孩子,父母有分歧是大忌
余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