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的作息习惯
常常听见家长反映,孩子11点之后竟还在床上玩得不亦乐乎,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也有很多妈妈不以为然:宝宝天天都睡这么晚,我们已经习惯了!
孰不知,一个几岁的孩子深更半夜精力充沛不睡觉是怎样一种节奏?
首先,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身高和健康;其次,家长跟着孩子折腾到半夜,第二天孩子可以睡晚一点,但是家长们还是要准点起来上班。
不要困了才睡,而是规定时间必须睡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觉得孩子玩累了就会很自觉地睡去。但其实,睡前不宜太过亢奋,不仅很难入睡,更是不容易深入睡眠。会做梦,甚至说梦话。因为白天玩得太嗨了。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早点上床,讲个故事,看会书,或者看一会儿电视。9点之前必须关灯。9点半进入深度睡眠。
如果大人是个晚睡者,孩子通常不会睡太早。所以,孩子的习惯由大人协助。陪孩子一起上床,安抚他的情绪,直到自然入睡为止。
要督促孩子早睡,首先得自己先调整好作息
除了一些作息本就不规律的家长,还有很多家长并不是有意要孩子晚睡,只是环境不允许。
比如需要加班的父母很晚回家,但孩子想等父母回来入睡,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多数的原因就是为了多陪孩子共度一会儿亲子时光,所以舍不得孩子太早入睡。因为第二天清晨,又得离开孩子去上班了。
3、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有一项研究表型: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参与家务劳动会对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以及责任感的培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让孩子觉得自己重要,并提供选择的权利。做家务前可以提供多个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任务要常变常新,而且要合理。比如让男孩子做一些需要使力气的活,女孩子则安排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把你的房间收拾好”这种大而全的语言可能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把任务拆分成数个步骤,比如把玩具装进玩具箱,再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这样更有助于理解。
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
提供合适的工具,不要强迫孩子,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就要去收拾书桌了”。
适当的奖励,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完成整件任务后,奖励一件孩子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不过最好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可以让他邀请要好的朋友来家里,或者决定周末一家人去哪里玩。(请继续浏览下一页)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