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子女们一般一个多月才回来一次,如今几乎每周末都要回老家看看,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更频繁和深入。
改变,源自不久之前老父亲的一次“失联”。
一个月前,王德林独自一人从乡下老家出发,来到乐山市区一家医院住院治病。
在他看来,这样做是为了不增加儿女们的负担,所以没告诉他们。
然而,老父亲的“失联”却给儿女们带来“大麻烦”:他们心急如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找了三天才将父亲找到。
父亲一个人进城看病住院
阳春三月,气温回升,正值春茶采摘季。
3月11日下午,夹江县龙沱乡的茶山上,满目青翠,年近七旬的王德林正采摘着茶叶,动作十分娴熟。
“幸亏上个月去住院看病了,要不拖下来,现在采茶根本搞不赢。”
一个月前,他架着凳子清理房梁上的破旧电线,不慎摔倒,地面的一根钉子扎伤了他的下身。
他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眠。尽管当时只出了一点点血,但他感觉越来越疼痛。
“不能拖了,过几天就要开始采茶了,耽搁不起。”
2月15日一大早,王德林决定去医院看看。老伴卧在床上,他没有吱声,只是觉得必须要去找医生看一看。
一旦开始采茶了,根本抽不出时间。
“我身体不舒服,进城去看看医生。如果不住院的话,开了药就回来,要住院的话,一个星期就回来。”
王德林没告诉老伴到底去看什么病,去哪里看病。
他把家里仅有的一部手机留了下来,“万一他们(子女)打电话回来,你就接,有啥子你就说嘛。”
王德林揣了2000元钱,先步行几公里到乡上,然后坐车到了夹江县城的汽车站。上午8点,他坐上了开往乐山市区的一班车。
经过打听,他找到城里几家主要的医院。在一家医院挂号咨询后,听说可能要做手术,把他吓了一大跳。
医生告诉王德林,他问题不大,需要住院几天输液治疗。
见他年纪有点大,没有家属陪同,医生护士有点惊讶,王德林谎称“我就是一个人。”
联系不上父亲,子女找遍县城7家医院
然而,就在王德林去乐山看病的第二天,一大早,他留在家中的手机响了。
是女儿王琴打来的:“妈,你的药吃完没有?还够吃到好久?”
“不晓得。可能还要吃一阵子吧。”老母亲不识字,不知道。
王琴说,要不让爸爸接电话,让他看一下,哪种药不够了好早点买。
“你爸出去了,一天多没回来了。”母亲在电话里说。
“啊?去哪里了?”王琴很吃惊。“不晓得他去哪儿了,就说看病去了。”母亲回答。
几分钟后,王海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父亲失联了,不知去了哪。
由于父亲唯一的手机留在了家里,家人与他失去了联系,父亲到底去哪儿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智择优心理导师杨老师看来,“不增加子女负担”应该是王德林老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也是最朴实的情感流露,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不过,他的处理方式可能欠妥,反而给子女增加了很多麻烦。
父母对子女的爱毋庸置疑,而子女对父母也并非不孝,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孝?
杨老师认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多换位思考,子女之孝并不等于买礼物、吃顿饭之类。
更需要的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关爱。
比如,现在不少年轻人把父母接到身边,但有时候父母并不开心,还是喜欢乡下自在的生活。
“孝”不应拘泥于形式,让父母快乐才是孝。
作为子女,特别是没在父母身边工作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多关心父母的精神世界、
了解父母的行为方式包括情感表达,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为我们也终将老去,面对同样的处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
孩子叛逆怎么办,4招帮你解决
陈荣
-
学会倾听,快乐亲子沟通
智优小编
-
青岛胶南青少年励志学校(专业全寄宿封闭学校)
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