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比如,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走着走着,突然跌倒了,他并没有感到很疼,也不一定会哭。如果母亲装作没有看见,孩子也许会自已爬起来,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这就是母亲暗示他,没有什么,勇敢地站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倘若母亲一见孩子跌倒,马上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将他抱起来,孩子往往会立即哭叫。因为妈妈那么紧张的表情,暗示着孩子正在受到痛苦,从而增强了他的疼痛觉,这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孩子容易接受暗示是可塑性强的表现,家长要重视如何对孩子进行暗示。有一位母亲接孩子回家时总爱问:“宝贝,你在幼儿园里吃得好吗?吃得饱吗?”“老师对你好不好?阿姨有没有打你?"虽然家长的主观愿望并不是要诽谤幼儿园老师,但是从客观效果来看,却暗示孩子对幼儿园老师不信任,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暗示,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
又比如,孩子在玩具柜前赖着,非要买小汽车不可,躺在地上打滚、撤野。妈妈对他毫不理会,这就是暗示孩子,你的行为是错误的,不会得到同情,妈妈这样做很好,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