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性格养成 > 正文

教育孩子 打了也未必成材

黄松来源:原创

父母有指出孩子缺点并帮助孩子改正的义务,却绝无随意惩处孩子的权利。随意打骂孩子是一种错误的家教方式,这种家教方式,收获的只能是苦涩之果。

未标题1大.jpg

我国的传统家教训条中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等相类似的说法。这些观点认为,孩子身上带有各种恶习,必须用严厉的纪律及惩罚革除这些恶习,才能使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更深一层者,这种行为背后存在物“人性本恶”的原罪意识。

抛开“性恶”与“性善”这种形式上面的争论不说,单单是“打”果真可以使孩子纠正缺点吗?回答是否定的。打孩子是暗示孩子他做的某件事错了,就像一个人对孩子说“不”,但并不能为孩子指明正确的做法。当孩子承受肉体上的痛苦时,他的心灵也在悲愤地向大人呐喊:“请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但许多父母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打完解气后就忙自己的活去了。待到孩子又出现错误时,便又是一顿令孩子颤抖和恐惧的拳打脚踢。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以沉默来忍受,来反抗。其实,沉默并不表示服从,在“听话”的外表下,掩藏着的究竞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父母是无法了解和知道的。实质上,大多数被打骂的孩了,都有一种屈辱、苦闷甚至反杭的心理,他们产生的只能是要求发泄、要求解脱或者要求进遥的愿望。校园暴力事件的增多,学生自杀事件、出走事件的增多,孩子的撒谎行为等都与这种无休止无节制的家庭暴力有直接关系。

延伸阅读:

孩子不愿意上学惨遭父亲暴打 暴力家教何时休?

如果打孩子是不对的 那我该怎么做?

打骂教育最好的替代方式:赞扬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