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性格养成 > 正文

性格不是血型 父母要注意自己性格和孩子性格上的差异

彭晶来源:原创

中国有一句古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家长把这种意思曲解为孩子的性格会跟父母一样。这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父母分析自己的孩子时,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性格来度量孩子的性格。

性格培养

比如,许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进行过度的逼迫或者责备,当有人劝阻的时候,他们会说:“没关系,他们还不至于连这点打击都承受不了,要真承受不了,那也就没什么大出息了。”也许,他们自己小的时候,可以承受比这些更大的打击,但他们的孩子就未必,性格不是血型,是没有绝对的继承性的,如果他们的孩子是情绪型的或者是依赖型的,那就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伤害。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孩子本来需要激一激,但家长总觉得孩子像自己一样承受不了,畏首畏尾下不了决心,结果白白耽误了教育引导的机会。

有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什么都不当一回事,本来适当地敲打一下是可以有所改变的,但是家长却和我商量:千万别打击孩子,最好连语气比较重的话都不要说。因为孩子的父亲小时候就经常被家长责备,弄得他很不自信,到现在做什么事都提心吊胆。他们几乎每次联系我的时候都会反复强调这一点,甚至说:“他不学就不学吧,别因为这个弄得将来出去什么事都不敢做。”这个孩子最后不仅是在学习上,在其他各个方面也基本没什么收获。

智择优教育专家孟老师: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绝大多数隔阂和矛盾都是因为性格差异产生的。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父母要孩子去做某件事,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孩子偏偏不做,或者不想在父母指定的时间里按照父母限定的方式做,父母又寸步不让,结果双方就开始针尖对麦芒、硬碰硬地开战。其实,孩子对许多事情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可以先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如果确定没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

延伸阅读:

家教延伸阅读: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两种不同性格的孩子

孩子的自私性格是怎么养成的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