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会有诸多在大人看来不正常的表现,但所有的表现,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大人必须按照孩子的意图,顺着孩子,否则孩子就会哭闹,发脾气。
很多家长会把儿童的执拗理解为不听话,认为如果顺着孩子会惯坏孩子,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所以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哭闹时指责孩子。实际上,儿童的每一个敏感期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只有家长顺利帮孩子度过这些敏感期,孩子才会良性地发展。敏感期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心理会受到极大的压抑。生活中,他就会有很多破坏性的举动,以缓解自己受压抑的情绪。诸如,他会脾气暴躁地将自已看的书撕烂,或者会扔东西、摔东西、说赌气的话。
那么,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智择优特聘中南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唐海波教授建议:
1、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这一点很难,急躁的父母,一般会对孩子发脾气,或者利用家长的权威管制孩子,要求孩子必须顺从自己。这样孩子会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2、要理解、尊重孩子,尽量满足孩子。孩子如果执拗地想干某件事,家长最好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做,他做的时候不要指责他,最好在旁边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3、最好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予以满足。孩子生来就有秩序感,最好利用孩子的这种优势和他商量日常事务的处理方式。比如,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吃饭的时候由他分发碗筷,或者爸妈下班回家时由他去开门。和孩子约定好后,家长一定要遵守,并让孩子监督自己遵守。这样,既可以帮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也会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4、您一定不要用成人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在某一个阶段,孩子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来感知世界,这是他探索世界迈出的一步,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体验这个世界。只有在亲身体验中,孩子才会积累经验,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智择优编者按:
如果孩子的需求始终没得到满足,长期处在被家长压制的情况下,他会感觉委屈和压抑,也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在家长的强制管制下,可能会暂时屈从于你。但是他的心里,会有一些垃圾情绪。他会采用不合适的方式宣泄、排解这些情绪。比如,他会采取破坏的形式来宣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他会虐待小动物,或者刻意砸烂自己的玩具来发泄。“马加爵杀人,“清华大学生泼熊”“北大弑母”等事件,归根结底,都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所以导致了其性格存在缺陷,他们就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缓解自己压抑的情绪。
孩子的敏感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处理不好带给孩子的危害。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