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精神要求的是创新,要创新必然要先能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有为题才能有动力去想办法解决它。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敢于质疑的精神呢?
一步:鼓励孩子要敢于质疑
质疑就是孩子自己提出问题
因此,质疑导学首先就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采取如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①让孩子建立一种意识——权威和现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创立自己的思想。平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和意见,甚至鼓励孩子“反对”家长的观点,“打倒”家长。
②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还必须创设一种气氛——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第二步:引导孩子产生质疑
①让孩子“问”有机会,培养参与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训练的主人。家长不能把自己等同于节目主持人,孩子更不是“观众”。只有通过孩子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动手、动脑,才能确保孩子的主体地位。
②让孩子“问”有方法,教会有效自主学习的质疑方式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孩子提问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家长倾向于问能增强高水平思考能力的问题,孩子同样会以家长为榜样。如果家长在引问过程中能经常为孩子提供高质量问题的范例,孩子就会在家长引问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思考的范式,从而缩短自己产生有创造性问题的时间。
第三步:引导孩子解疑
在引导质疑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形成了质疑能力,然而只停留在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还必须引导孩子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强调的是:“质疑导学”的引导解疑阶段并不是研究家长如何的暗示、点拨、讲解、分析使孩子疑云顿消的策略,而是研究如何才能引导孩子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个孩子在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并体验到成功的策略。
教会孩子自己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善于提问,让孩子在质疑问难中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孩子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起初,孩子提问大多是习题的解法,随着孩子心理习惯的稳定性和知识程度的提高,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从习题解答型,转到概念理解型,再深入到方法讨论型,最终学会由一个主题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问题。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