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90后情侣,今年试着承包土地种植大棚蔬菜,没想到大获成功,今年毛收入可达50万元。
这件事在阳新县龙港镇引发关注,该镇全体干部还专门拜访了这对创业情侣,以其吃苦精神砥砺干部实干兴镇的激情。
7日上午,智择优老师来到龙港镇汪家陇村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这里,正是1990年出生的肖水强实现创业梦的地方。
在示范园区里,他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承包了22亩地,将28个蔬菜大棚种满了花菜和辣椒。
在其中一个大棚,戴着眼镜的肖水强肩挑一担有机花菜,正往三轮车上装运。
他的90后未婚妻刘梦洁,同样戴着黑框眼镜,一身泥土,在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
大棚里,西兰花、松花菜和螺丝椒长势旺盛,都到了收货的季节。
“他们看起来就跟刚毕业的学生差不多,没想到一次创业就取得了成功!”
阳新县团委书记柯秀芝说:在常人的眼里,初入社会的学生创业,尤其是搞农业,失败者居多,基本都是学习经验的时期。
实际上,肖水强在蔬菜种植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4个年头。
之前,他在荆州、武汉等地多家农业企业学习种植技术。
今年4月份,汪家陇村通过“招商”,将他留在家乡创业,试种大棚蔬菜,初期投入了15万元。
“刚回来那会儿,身上几乎没钱。家里支持一点,找亲戚借了一点。
未来的‘丈母娘’不仅支持了5万元资金,还让女儿帮助我一起创业。”肖水强很感动,说正是这么多人的支持,自己才小有收获。
因为懂技术,从育苗、施肥、防病、采摘,他都一把抓,蔬菜长得又肥又壮。
蔬菜收获后,全家人都帮着卖,辣椒基本被本地消化,花菜销至武汉地区。
肖水强算了一笔账:一年到头,蔬菜可以轮种三茬,一茬就能把成本收回来,其余两茬都是纯利润。
今年毛收入50万元左右,除去成本,落到口袋里还结余20多万元。
初入社会的学生创业很辛苦,这对90后情侣吃住都在工棚里。这种吃苦精神,引起龙港镇党委书记孔祥鹏的关注。
“党员干部转作风,就是要学习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镇掀起创业干事的热潮,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孔祥鹏说,为了激励干部,他还专门带镇干部,登门学习这对初入社会的学生创业情侣的创业精神。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