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接纳自己
当你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他就会纠结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当你发现孩子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总是回避社交的时候,你要警惕。
孩子可能是产生了自卑,也就是说孩子不喜欢自己、孩子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父母要让孩子接纳自己就得从自身做起,父母首先要爱自己的孩子,不要说一些重伤孩子的话,比如“不要你了”。
这些话让孩子认为自己是父母讨厌的,由于孩子还小,父母总是讨厌孩子的话,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
2、和睦的家庭气氛
一个充满了打骂声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妈妈体贴入微的照顾、温柔的皮肤接触与抚摸、慈爱的情感,能够引起孩子的安全依恋感。
再加上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定时定量的饮食,起床、睡眠的调节适当,身体活动动静搭配合理,各种合理要求能得到满足。
这是使孩子产生良好情绪的基础。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表达情绪的榜样。
父母能自由地表达情绪,儿童会受到感染,假如父母的不愉快或愤怒。
事因与孩子无关,应明白地让孩子知道,以免孩子误认为父母的愤怒是因他们犯错误而引起的。
对孩子的爱也应稳定、持久,不能在父母高兴时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心情烦躁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3、重视游戏互动
游戏时是培养开朗乐观的孩子的好时机。
父母应让孩子多和热情大方的小伙伴接触,在愉快的创造活动中建立友谊。
如小伙伴们一起在玩耍中互相熟识,这对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大小、自我表现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
在建立了朋友关系后,就具备了朋友的共同目标,从而也为结成快乐的小伙伴和愉快的集体创造了条件。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可让孩子单独接触新的环境,让他们学会与不同的人融洽相处,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并要不断鼓励他如此坚持下去,孩子在开朗乐观的素质就会逐渐形成。
4、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
来自父母和朋友的肯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比自卑的孩子更乐观,有更强的适应社会能力。
5、培养广泛的爱好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
培养多种爱好可使孩子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为快乐。
6、引导孩子释放压力
当孩子内心感到不安,希望向你诉说时,不要置之不理。
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认真地听他诉说。
假如孩子表示对某一些事情感到不安或不高兴,可以告诉他,此种感受是正常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经历这些事情。
7、让孩子学会珍惜
对孩子不可有求必应。 过分优裕的生活会让孩子不懂珍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
相反,那些学会珍惜,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们就会玩得很高兴。
学会珍惜,有感恩的心,也利于成为一个懂得珍惜亲情,孝顺父母的人。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