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沉迷网络、智能手机而不能自拔,导致学习与生活混乱,甚至道德也出现问题。近来可以随处可见低头族,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走路拿着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公交车上看着智能手机,连吃饭的空隙也用着智能手机,甚至连睡觉上厕所都带着手机,由此现在过度用眼视力低下人群很多,宅在家里或老坐不动也使身体越来越差。 我们针对中学生调查时发现:当减少或被停止使用手机时,超过半数的学生会感到心神不安、郁闷或容易被激怒,您觉得如何处理学生因智能手机引发的心理问题?那怎样引导学生自己了解,沉迷智能手机的危害。
中学生沉迷网络、智能手机带来的危害。
中学生是否能带手机进入校园一事一直是学校、家长所担心的问题,近日,成都市某中学开学的第二天,在该校的校园里,印有该校出台的手机管理办法的展板占据了显目的位置。五章共计25条的规定,写满了展板。从使用到督查再到处置,该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管理方法非常细致,其中规定学生分中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各有20分钟的通话时间,每日白天开放40分钟“通话期”,期间允许学生在教学楼内的教室、楼道、走廊以及操场等区域使用手机。为何严格管理,该中学的副校长告诉记者,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手机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使用手机是在上课时间,这是一。第二就是在半夜的时候还在使用手机,那么他这样使用手机一影响学习,第二影响学生的健康,据了解,国外早在2007年就严禁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予盾时,学生往往通过手机叫来校外不良青少年,出现打架斗殴、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现象。第二个原因是预防网络欺骗和犯罪案件。第三个原因是处于青春期青少年,自我约束、心智不成熟很容易给自身带来以下危害。
(具体可查看智择优择校网《戒网瘾学校是如何戒除网瘾的?》的真正有效的戒网瘾方法)
1、中学生辨别能力不高,容易受到诈骗等垃圾信息的不良影响。
2、上课期间玩手机对学习不利,学习不思上进,甚至厌学辍学。
3、同学之间会相互攀比手机的高低档次。
4、如用手机上网,则可能沉迷于网络中,导致人格的缺失及社会功能的退化。
5、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抵抗力较低,生殖系经充和神经系统受长期辐射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和智力低下及反应迟钝。
加强教育工作
加强教育活动,让中学生社交多元化。
怎样引导学生自己了解,沉迷智能手机的危害。也许可以追问他们,你为什么玩手机?为什么要不断刷微博?为什么要玩游戏玩这么久?有的同学会说,减压,为了更好的学习。但是,使用手机,已经到了影响了学习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不得不加以外界来干扰停止使用,已经从本质上不同了,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有的同学就会说,刷微博可以满足我社交需要。因此,当我们制止学生使用手机的时候,学生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在现实,也可以用其他途径或者方法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要,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手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自己的某些方面的能力已经出现了问题。学生自己并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做的应该是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自觉发现。发现这是一个问题,影响我们学生的成长,要制止抑制使用,也是不得不加以解决的问题。
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对中学生沉迷网络、智能手机的对策
1、对各种诱惑说“不”
大部分的中学生都上过网,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完全荒废学业,出现厌学逃课现象,在网吧里,首先陷落的是那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的懦弱者。这种现象高中比初中严重,这是心理发育的规律决定的。我们应该告诉同学们: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精神支撑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家长要帮助学生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告诉他们,我们如果抵制不了一点诱惑,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摔很多很多跟头。这个世界有金钱诱惑、权力诱惑、美色诱惑与现在网络诱惑,而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问题青少年葬身于网络诱惑、金钱诱惑。要具有较强的抵御诱惑的能力,就必须胸怀大志,不断追求;必须信念专一、永不放弃;必须警钟长鸣。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有不少网络成瘾的问题青少年都曾经深受网吧之害,他们在心理老师、家长、全封闭式军事化学校的教师下,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贤贞不渝的信念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长城,他们戒除了网瘾,走出沉迷网络的旋涡,重拾自我,获得了新生,他们回归家庭、学校成绩进步了,重新找回了人生价值。
2、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具体可查看智择优择校网《中学生心理减压应进行抗压训练》的相关教育方法)
教育学生调整好心态 迷恋网络、智能手机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消遣、休闲,有的心理负荷大,寻找心理释放,不管哪一种原因,归结起来是心理问题,我们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单调乏味,有的情绪不好、心态浮躁,出现此类事情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但他们一个就想起网络,他们将网络当作是解开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结果,恰好相反,一旦沉迷于网络,有的从此陷入“网”中而不能自拔。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下手。作为教师应该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理解每个学生,优秀的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心理调控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勇于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同时,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情绪调控技巧,即使已经产生委屈、难过、害怕、烦恼、苦闷等情绪,也要寻找适当的办法,比如找知心朋友、老师、家长倾诉,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消极情绪,到操场跑跑步、打打球,尽量将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因素。
3、学校、家庭双管齐下,共同教育孩子。
如果因一时的疏忽而影响了孩子前途将是巨大的损失。老师、家长要多跟孩子多沟通。要帮助孩子提高自身抵制诱惑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和正当有益的特长爱好。万一学生不慎迷恋网络,千万不要急躁和打骂体罚,我们要讲清道理,引导他们不沉迷于网上游戏和网上垃圾。 我相信,在我们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把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好。
总结,中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手机一用起来,可能就控制不住了。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从法律上讲是半社会责任人,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我们有责任去引导他们。如何利用网络、智能手机去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家庭、学校、社会要有效沟通,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与学习作出努力与贡献。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7)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