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行为习惯 > 正文

网吧——警惕孩子虚拟的生活方式

彭晶来源:原创

孩子迷恋电视、录像、网吧、卡通画这类“图像”传媒,还有一个更大的害处是一般家长所忽略的——这种迷恋可能导致一种|“虚拟的生活方式”。当你看到一个胖墩墩的孩子像肉虫子一样躺在沙发上,嘴里嚼着零食,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或者在网吧彻夜打游戏的时候,你大致上可以判断,这孩子可能厌学,很可能缺乏动手能力,很可能“什么都明白”却“什么也干不了”,有的只是“嘴上功夫”。我常穿听到这类孩子说“活着没意思”,我很理解。这种虚拟的生活方式本身没有真实性,怎么能有真正震感心灵的感受呢?所以我们在这类孩子身上总能看到自卑,看到无能和萎靡,还有追求更强刺激的冲动——这就有点像吸毒了。吸毒不就是追求虚幻的满足吗?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网吧已经成了“魔鬼”的代名词了。

自卑心理

家长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家长对网络的排斥实际来源于陌生和知识缺乏。排斥网络的家长是为了孩子好,只是有些糊涂,而这糊涂是自我封闭造成的。所以家长最好也去逛逛网吧,最好也去上上网,只要体验,你就会发现网络确有“魅力”。这样你才能和孩子有共同语言,然后才谈得到“引导”。

在对待网吧的问题上,许多家长缺乏反思的态度,缺乏主体性。他们不断向学校诉苦,想社会求援,向政府呼吁,恳求有关单位对网吧严加管理,甚至有人主张消灭网吧。我很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对那些违法的黑心网吧老板,不抓确实不足以平民愤。严格管理网吧确实能挽救许多孩子。但是家长不能光靠别人。家长尤其不应该说“都是网吧毁了我的孩子”,因为不良网吧虽然可恨,却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上过网吧的孩子很多,被网吧毁掉的孩子却不是很多,道理很简单——孩子抵抗力不同。为什么抵抗力不同?因为他们性格不同,思想道德水平不通,非智力因素水平不同,而这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那些被网吧所害的少年通常本来就有某些心理问题,网吧只不过是诱发了这些问题,网吧只是导火索。既然如此,一味埋怨网吧就有负面作用了,它可以掩盖家庭教育的失误,妨碍家长反思,阻碍家庭教育的进步。网吧有问题不等于家长没问题,解决了网吧问题不等于解决了家庭教育问题。当年网吧尚未出现的时候,不也有孩子学坏吗?这些埋怨或许都事出有因,但是家长没有抓住关键。家长的眼睛不要总向外看,而要“反躬自问”,提高自身素质,少犯教育错误,使孩子有较强的抵抗力,这才是根本。当然,这比较费脑筋,这是一个改造自身、超越自我的过程。但要成为优秀家长,别无他途。

有这样的家长吗?有,曲烂就是一个代表。家长可以看看她写自己家庭教育的书:《18岁的数据库专家》。

曲兰是位单亲母亲,她在书中写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失误’困惑、思考、实验、经验、教训。全书都围绕“网络”写的,曲兰对网络从不埋怨,她自己就是一个网上冲浪的能手,是个内行,所以她对网络的正面作用很了解,很会利用,对网络的负面作用也很了解,善于恰到好处地防范,所以她把儿子培养成了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

我不是说家长都要学习曲兰的具体做法,而是说家长可以学习她对待网络的态度——一种开放的、接纳的、研究的、利用的态度。网吧和电视一样,弄不好会助长孩子无能,但是当网络变成帮助孩子发展工具的时候,孩子就脚踏实地了,孩子在网吧面前就站起来了。孩子成了“图像”的主人,于是上网就从“吸毒”变成了“进补”。

延伸阅读:


1、换一个角度看孩子叛逆,父母如何应对?

2、做智慧型父母——着眼于家长自身素质提高

3、父母别只顾自己忙,把孩子交给电视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