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行为习惯 > 正文

孩子过于细心也是病——注意强迫症的征兆

彭晶来源:原创

强迫倾向是指孩童时期重复、持久地从事某些活动和动作,这些观念和行为缺乏社会意义、不合理,个人明知不必要的却又无法克制的一种心理障碍,常伴有情绪障碍和适应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心里障碍


孩子的强迫倾向以10-14岁居多,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

强迫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连续十几分钟。

强迫性计数:例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和其他图书上的人和物的数目,反复数自己走过多少级台阶等。

强迫性自我检查:如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摆得整齐等。

个别孩子表现为刻板的仪式性动作和其他强迫行为。

少数孩子有强迫观念,如反复考虑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一把椅子为什么有四条腿等)。

孩子的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分别出现。强迫倾向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存在明显的干扰作用,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所以具有强迫倾向的孩子对此十分苦恼,却又无力摆脱。

心理障碍


孩子产生强迫倾向的原因主要有:

突然的精神创伤,高度的精神紧张,严重的躯体疾病,以及环境的重大变迁等生活实践,对诱发强迫症都有重要的作用。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如过于严格、苛求,作息制度过于刻板化等,也可能成为诱发的原因之一。

有些孩子先天素质不良,并且形成了谨慎、胆小、害羞、呆板、思考问题过多等性格特点。

此外,其父母也有性格不良或强迫性素质,也可为孩子强迫倾向的诱发提供了素质基础。

自卑心理


家庭指导策略

(1)具有强迫症状的孩子具有人格方面的缺点。例如,做事追求尽善尽美,害怕出差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追求完美只能作为一种目标,而不应当作为一种结果来要求;任何事物的完美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做人、做事只要尽到努力就行了。同时,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差错,出差错是正常的,一个人做错了事,重要的是积极面对、勇于改正。害伯出差错的心态,往往容易给人造成紧张的心理,反而更容易出错。

(2)对孩子出现强迫倾向,家长不要过度地关注,要采取解释、安慰、指导、疏通等支持性心理疗法,帮忙孩子了解原因,建立信心,克服障碍。家长还可以采取注意转移、行为矫正等方法,逐渐减少孩子的强迫倾向。


智择优教育心理专家温馨提示:

正常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6-7岁和少年早期,往往有强迫的想法或行为,例如,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边的灯柱、踩路沿行走等。这些行为一般不影响生活和学习,也无情绪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消失,不能视为强迫症。对孩子的这种现象,家长不要过多地关注,更不要强行要求其改变,否则反而引起孩子的焦虑和注意,甚至由此产生强迫倾向。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