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一样的孩子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就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
中国五千年文化,你都懂了嘛?
棍棒底下出孝子,娇养造就忤逆儿,这句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育儿经,让无数人受益匪浅,培养了很多为中国5000多年璀璨文化添光彩的人物,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前面半句,对后面半句,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知道却被忽视了。可是就是这若有若无的半句话,却在家庭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溺爱=捧杀 《风俗通》有言,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
-
国外的家庭教育真的就适合您的家庭?
在互联网、在朋友圈一些家庭教育的文章作者动不动就会以国外的父母怎么怎么样,国外的教育怎么怎么样,但是事实上就真的有他们说的那样国外的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吗? 逛微信朋友圈(智择优zhizeu)的时候,看到指甲油广告,不过是一张图片,在最中央用醒目的大红色特意强调了进口两个字,让我哭笑不得。这年头似乎所有商家在推销自己的货物的时候,最喜欢强调进口两个
-
补上“父亲教育”唤醒沉睡的“父亲形象”
当今社会,父爱的缺失让很多教育界人士担扰。由于受家庭分工观念、传统思想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父亲的职责渐渐只在家外,父亲教育逐渐在家庭中隐退。当父亲在家庭中只是忙于赚钱养家,担当的只是养家糊口的角色的时候,却鲜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自然父亲在孩子心里不会占据太大的位置。 可喜的是,渐渐有人关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话题。从国外传来的一些有关父
-
把脉网瘾 心理依赖也是病
2015年1月某日上午在中南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科教文卫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的座谈会,与会代表除了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作家王蒙、篮球明星姚明、演员陈道明等大咖,还有一位一位90后大学生创业者代表王锐旭。此时的王锐旭又有谁能看出他曾经也不过是个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少年? 网络成瘾,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可以说是谈之色变,对网络又爱又恨,
-
打了孩子,冷了亲情,小心亲手造就攻击性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娇养造就忤逆儿,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家庭教育谚语,直到如今仍被许多父母当做至理名言,在教育过程中实施,连舞蹈家金星在访谈中也坦言,孩子不听话,我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么?在形形色色的新闻中,不乏各种人伦惨剧,子弑父、弑母的新闻层出不穷,用事实证明了棍棒底下也会出逆子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