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心理干预 > 正文

作为家长,你分得清孩子的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吗?

智优小编来源:网络整理

人都希望在团体中被接纳,并参与团体,对于儿童而言(成人也如此)最痛苦的经验莫过于他感觉到不如别人。

只要不隐含社会地位的低下,任何苦难、悲剧和不方便都是可忍受的。

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结关乎家庭教育.jpg

对任何人而言,没有归属都是莫大的苦难。

自卑感抑制或限制了孩子必要的社会兴趣之发展。

不幸的是,父母常没有给孩子“你们足够好了”的感觉,因为父母害怕这样做,会使孩子停止发展和进步。

有两种方式去刺激成长,一是在垂直面,为自我成功而提升;

另一是在水平面,通过贡献、扩展,而非压过他人。

这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成目标,但垂直面成功的代价太高了,没有安全感。

一个人可能得到它,也可能失去它。

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正是如此,容易使儿童遭遇到一连串的沮丧经验。

它剥夺了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而无法去应付可能面临的事情。

自卑感受到“自卑”字面解释不同的困扰,自卑感不应该和实际不如人混淆不清。

真正不如人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不承认他们的缺陷,甚至于可能不会产生自卑感。

反过来说,许多有自卑感的人并没有客观地证明自己是有缺陷的,而且他们往往是高地位和有成就的人。

除了“真正不如人”和“自卑感”之外,我们必须了解“自卑情结”。

这个名词是说用一个真实的或假想的不如人的事情作为借口,要求别人特别的服务,这种常是心理上的逃避。

区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者对孩子心理及行为的引导作用不同

不足或不如人的感觉,不论是意识或非意识的,可以产生补偿性的努力。

因此可以引导出正向的特质和成就的发展,这不是自卑情结的情况。

自卑情结这种自认卑下的心理是会阻碍进步的,不管它是个人的想法或是社会的现象,它的结论是绝望的。

自卑感的一般感受是模糊的,而自卑情结不只是完全地感觉到不好或是不能做一些事情,而且是清楚地表露自我缺陷。

每个儿童当他在大人的世界里成长的过程中,都经验过自卑感,并且痛苦地了解到自己的弱小与渺小。

我们现今教育的方法,非但没有缓和儿童的自卑感,反而加速并增强儿童的自卑情结。

儿童变得对他的社会地位失去信心,不仅是和围绕在他身边的成人的成就和能力比较,甚至于和兄长或其他儿童比较。

这种社会的自卑情结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并引导他去寻求个人的补偿。

而且,自我评价的欲望使得他去参与的基本冲动被导入歧途。

自我评价也是归属感的一部分,但是从团体中去赢得被接纳的能力,似乎要先对自卑感有所补偿。

假使做不到这一点,只有使孩子产生退缩。

自卑感的经验可能产生两种反应,儿童不是尝试寻求补偿,就是退缩。

补偿可以是正向的或偏离的:它能借着有用的方法或无用的方法,引导儿童脱离自卑感,然而没有一个单一的规则可循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