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心理干预 > 正文

青少年犯罪的8大心理特点,每一种都需要父母细思

郑娟来源:原创

青少年犯罪是由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低下,精神世界又非常空虚,大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有极高的物质享受欲,他们对金钱的追求成了首要标准,所以才有了偷盗、诈骗、、抢劫、强奸等违法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心理特点:

1、心胸狭隘

青少年普遍心胸狭隘、嫉妒心强,青少年犯罪往往与被害人有一定的关系,要么是同学,要么是亲戚邻居,有一个中学生,因为被邻居家的老太太撞见他和一个女生约会,他害怕老太太告状,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将老太太杀害。

2、脾气暴躁

如果青少年出现脾气暴躁,易恼易怒,平时还伴有摔东西打人的现象,那说明这个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

3、贪恋物质

有不少青少年犯罪是为了钱引发的犯罪,他们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就进行偷抢,如果孩子在家就出现偷钱的行为,父母必须要及时干预。

4、喜欢刺激

违法犯罪青少年由于认识水平低下和缺乏正常的教育培养,没有正当高尚的精神需要。所以,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刺激、填补空虚的精神世界,以此来取得心理的平衡和满足,如狂喊乱叫、寻衅滋事、四处游逛等各种方式的恶作剧及流氓活动,往往是源于寻求刺激的需要,许多违法犯罪行为也是由此而发生的。

5、对异性的占有欲强

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对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并且不加克制,使性的需要异常发展,表现出低级的动物性。他们在强烈的性欲和对异性占有欲的驱使下猥亵强奸妇女、玩弄异性,甚至达到疯狂的程度。

6、易冲动

有些青少年在盛怒之下,感情冲动、不计后果、动辄杀人,如有一犯罪分子因为同伙在盗窃杀人后对他鄙视了,他为了表示自己比别人强,在第二天夜里砸开一家商店杀了3个人。

7、模仿犯罪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模仿性。他们年龄幼小,辨别是非能力低下,往往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种镜头和情节 ,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伎俩,进行犯罪活动。因此,父母必须注意青少年喜好猎奇,善于模仿这个特点,注意研究,加强防范,尽量避免由模仿而导致青少年犯罪。

8、反复犯罪

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经过帮助教育,痛哭流涕,表示要改邪归正,表现出易于接受教育改造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反复性,有些青少年改了又犯,犯了又改,成了多次“进宫”的老手。

据心理学家的估计,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或愤怒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能够超过成年人的两三倍,因此,父母在对青少年教育方法上,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如需我们帮助,请直接点击下方,即可获得老师1对1教育方案。

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推荐:

15岁男孩严重叛逆将母亲埋入火坑,青少年犯罪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影视暴力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主因?

“轧上坏道”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5)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