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亲子沟通 > 正文

别让自己的过激行为伤害了孩子

吴霞来源:原创

现在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身上表现出来的陋习也越来越多。当然,孩子调皮到了一定的度,脾气再好的父母也会忍不了,忍不了就会对孩子有一些打、骂的过激行为。打在儿身疼在娘心,过激行为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父母心痛的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父母对孩子的过激行为会有什么危害。

父母过激行为有哪些危害

一、父母表达愤怒情绪时往往非常激动。

成年人强烈的愤怒情绪会吓得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变得对自己的情绪麻木不仁。父亲用恶狠狠的、愤怒的叫嚷来管孩子,孩子立马就规矩了。同样,他们规矩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他们出于害怕暂时顺从了。孩子因为父母的愤怒而压抑自己的怒气。但这种依靠恐吓的控制现在已经过时了。在这种威胁下长大的孩子以后要么会叛逆、拒绝合作,要么会变得百依百顺但缺乏方向。

第二、父母自己必须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才能帮助孩子处理他们的情绪。

父母在争吵之后感到心烦意乱,并借故对孩子发脾气时,孩子会认为是自己让父母感到心烦。最后,孩子会很难感知自己的情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在增长,面对情绪压抑的局面,孩子就会选择离开父母,不愿意再与父母沟通

其实,孩子出现的不良后果父母都会自我安慰,潜意识告诉自已是人都有脾气,明明是孩子做错了,我要严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这样把所有责任推给孩子,解释成是孩子不乖不听话,而自己是出于父母的责任和爱才对孩子采取过激行为!其实这纯粹就是父母自己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的害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风险的自我保护机制。说白了就是一种很自我(自私)的情绪的渲泄,害人又害己!把孩孑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再打着美丽的招牌冲孩子发泄自己的各种情绪!这种爱可真说不上伟大。

教育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法绝对是行不通的。面对孩子的坏毛病,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尽量“以柔克刚”,生活中多从点滴之处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也可以多跟其他父母交流取经,或者多到网上学习育儿知识。相信这样一定能找到最能管教孩子的奇招。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