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斯特娜夫人说:“家庭应像古代歌词中所说的那样,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然而,无情的事实表明,家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暴力策源地”,一个“血腥的屠场”,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亲人相残的事件却居然发生在父子、母子之间。为数众多尚带稚气的孩子无情地举起凶器,让自己的亲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孩子怎么了,为什么呕心沥血养育的孩子一个个成了灭绝人性的弑父杀母的刽子手?
智优父母的心理咨询专家孟老师认为,这些惨剧的背后都能找到目前中国“问题”家庭教育的影子。所谓“问题”家庭教育,也就是存在“问题”或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
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孩子们本性都不坏,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抱负,而且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在期望成功。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希望获得一片自由的空间;在生活过程中,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在他们自认为长大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帮助父母、帮助别人分担一点忧愁。
事实上,孩子这时候,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极端不成熟的,他们有苦恼,他们有挫折,他们会畏惧,当他们遇到苦难时,需要父母帮助;当他们渴望表现自己时,希望贏得父母的赞赏;当他们有自己的秘密时,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
然而,在我们的父母心目中,让孩子吃好、穿好,然后读好书,考上大学,躭是他们对孩子的全部。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关注过多,而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却忽略不管。
现实社会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孩子,以能否考上大学作为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志。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父母的全部精力都用来督促孩子的学习。
在这种长期学习压力的逼迫下,孩子一旦遇到闲难,从父母那里难以得到帮助,相反却在受到责难、斥责、谩骂的时候,,青春期潜伏的那种暴力心态往往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就是子女弑杀父母的深层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是子女弑杀了父母,不如说是父母逼迫子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要救救孩子,更要救救我们家长!
如何预防和防止频频出现的弑杀父母的事件,孟老师认为:
首先,做好父母子女的减压工作。
独生子女家长的压力很大,社会保障系统的不完善,使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而孩子由于在父母及周围环境的长期期望下,本身也存在着极大的压力,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髙,但又找不到减轻压力的方法。
因此,父母子女都要学会减轻压力。
其次,要增加沟通时间,注里家庭的亲密度。
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子女要把自己的压力、想法、期望主动向父母诉说。
再次,要建立“父母——子女”互相学习的家庭环境。
建立“父母——子女”良性的互动关系是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关键,在相互学习的氛围里,家庭的亲密程度和凝聚力也大为增强,家庭就成为社会的稳定器,而不是震荡源。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