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性格养成 > 正文

教孩子拥有宽容这一人生美德

任欢来源:原创

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学会宽容,孩子将来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容易被社会所接纳。宽容还表现一个人具有较高的修养水平。这些对孩子将来的成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家长要培养孩子宽容待人的美德,必须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加以注意,抓住每一件可资教育的事情,不断对孩子进行宽容待人的引导和教育,逐渐使宽容的理念触入他们性格之中。

下面就是一个家长对孩子进行宽容教育的很好事例:

有一次考试,卷子发下来,小凡发现教师在算分数时,一道题的分数漏掉了,没有加进去,因此他少得了两发,本来可以排第三名,现在成了第五名,他很生气。并对爸爸诉说了心中对老师的粗心大意的不满。爸爸听了对小凡说:“老师有那么多卷要批改,难得丢了两分有什么关系。你不是已经把那道题做对了吗?实际上你已经得到了那两分。老师有没有算进去,这并不影响你对知识的掌握。至于名次这并不重要,所以不必计较。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下次考好了,不仅可以得第三名第四名,还可以得一名呢,你说是不是这样呀?”小凡听了爸爸的教导,便心平气和地去做作业了。下一次果真拿了个满分,得了一名。

孩子嫉妒心理强怎么办?

小凡的父亲就是这样,通过实例,抓住适当时机,帮助孩子学会宽容与平静地对待他人的过失,这种收获比那两分重要得多。

小凡的母亲同样是一位很重视孩子宽容教育的家长。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弄坏了小凡的铅笔盒。小凡很生气,不再与那同学说话。后来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便对他说:“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不是也曾把隔壁小玲的课本弄坏了吗?那都不是有意的。同学弄坏了你的铅笔盒,不要计较,自己动手修理一下,不是照样可以用吗。”经过妈妈的教育,小凡转怒为喜,懂得了宽容的道理,并与那位同学和好如初。

因为孩子年幼,经历有限,他们在学校遇到一些事,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是否处理得恰当,对他们今后的行为具有示范性质。父母必须十分注意,不使忌妒心理报复心理等不健康心理,侵袭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待人处事,一定要认真考虑和严肃对待。

家长一方面要用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原则处事待人,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难免有做错事的时候,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会宽容与谅解,能够对别人宽容谅解是一种美德。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