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孩子入学之前,他的言行举止都会把父母作为模仿的范本,而当他们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有了基本的辨别与认知能力后,自然会慢慢以审视的眼光观察、取舍,而不是一味“照单全收”。根据我的观察,一些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太融洽,或孩子有严重的逆反心理,是因为他们感觉家长的行为方式与自己所受的教育与认知相去甚远。比如有的孩子听说别人考试作弊可以从不及格变为及格,或者由此提高考试分数,就会责备孩子:“你这么傻呀,别人作弊你怎么就不知道作弊啊!”孩子响应号召捐献自己的零花钱,或者看见街头流浪者可怜主动捐助,家长知道后便责备甚至打骂孩子;家长性格暴躁,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诚信,与人交往表里不一......因此也常常听得一些议论者说,哎,遇到这样的父母,孩子真还不能“听话”,听话孩子就完了!我也认为,处于这样家庭的孩子,“逆反”是值得鼓励的。
一些孩子逆反,是因为随着自己的长大,慢慢发现父母生活方式不健康,或者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如酗酒、赌博;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不顾其他家庭成员。这样的父母,本身不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然不具备引导孩子的资格,孩子逆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我相信,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不断改正,孩子是一定会重新接受并亲近你的。
还有一些孩子逆反,是因为父母文化知识有限,在对待很多问题时不能与孩子达成应有的共识,而且还固执己见,听不进孩子的意见,久而久之,孩子会看不起家长甚至蔑视家长的看法与教导。
我认识的一位单亲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明显错误的行为需要批评时,她觉得无所谓,比如孩子在别人家里玩,拿着钉子扎人家的皮沙发玩,他妈妈不制止、不以为然;孩子不好好吃饭想吃就吃不吃就算了;而把衣服弄脏了这样的小事却会一直唠叨不停。这个妈妈自己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别人稍微给她指出一些不是,就会火冒三丈地进行反驳,总认为自已的所有做法都是对的。结果孩子得不到及时的、恰当的指点与教有,性格变得乖张。孩子慢慢长大后,发现妈妈的性格上有许多缺陷,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母亲更是不屑,与家长的关系最终发展到水火不容的状态。但是做母亲的至始至终不知道自已哪些方面有问题,不曾去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只是一贯地抱怨孩子基因不好。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这个妈妈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完善自己,孩子应该不会像今天这样逆反的。
所以,家长一旦感到孩子开始“逆反”时,就一定要及早给于重视,反思目己的言行,总结自己与孩子相处的得与失,发现自己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尽快地让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变得和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知识不断的更新,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即便是优秀的父母,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所接受的知识与认知合拍,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需要与追求;才能伴随着他们一起往前走。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