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热点 > 正文

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疑喝药自杀,为何会如此轻视生命?

任欢来源:原创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贵州省毕节市劳动村有关部门获悉,6月9日23时许,毕节市七星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毕节市劳动村是个10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年轻人几乎均已出走外地务工,只剩下一群孩子和老人留守家乡。据记者了解,发生这起自杀事件的4名儿童为“留守儿童”,年龄最小的才5岁,最大的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

看到这则报道,不得不让人感到悲痛及惋惜,不禁让我们家长、老师深感愧疚,感觉责任重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留守儿童”会有自杀这种不良的行为呢?

一、亲情缺失。父母打工,无暇兼顾更无力关爱孩子。

有些父母靠在外卖苦力,无一技之长,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生活比较窘迫,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基本的关爱和家庭温暖都得不到,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自卑的阴影响中,久而久之,很可能形成孤僻和悲观厌世的畸形心理。

二、委托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缺乏心灵沟通。

大部分委托监护人关注的只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里话无处可说,不健康的想法难以及时发现和矫正。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留守儿童”健康的课余生活得不到保障。

许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无温暖可言,从学校回到家里,常常是独守孤灯;学校在星期天、节假日出于安全考虑,无法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这些使得孩子得不到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

四、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理解和配合。

部分对子女比较关心的家长能按学校要求,隔一段时间与老师通一次电话,了解一下子女在学校的情况,而多数家长则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也不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些家长甚至和学校唱反调,教师主动联系家长,反被认为是有意找茬或刁难。因此错失教育良机,不能将“留守孩子”的问题防范在萌芽期。

“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担忧。生活、学习条件较差,身体、心理状况不良,违法犯罪现象频频出现,留守悲剧触目惊心。为防止悲剧再次出现这就需要对“留守儿童”的救助制度完善,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更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