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热点 > 今日话题 > 正文

4名初中生虐打小学生:犯罪低龄化该由谁负责

黄松来源:原创

导语:浙江庆元4名初中生殴打小学生事件视频一经曝光就引起了多方面关注。昨日,公安机关通报了此事处理结果:因涉事学生均未满14周岁,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不论其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网曝打人视频引热议

昨日,一段初中生围打小学生的爆料视频受到大量转发。视频时长2分11秒,可以清楚看到,一名小男孩脖子和身上被绳索捆着,数名年纪稍大的男生对小男孩拳打脚踢,将点燃的香烟头丢入孩子衣服内,对小男孩进行追打。小男孩无处可躲,被逼到墙角后惊恐大喊,哭泣求饶,男生再次用烟头对小孩进行虐待,并互相嬉笑。

神反转!事情真相浮出水面

由庆元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布的事件通报称:2015年5月初,小毛(视频中被殴打的男童)与两伙伴到冷饮店偷窃,被店老板发现,小毛与一伙伴逃离,另一伙伴被抓。然而被抓的伙伴并未如实供出同伙,而是假称与陈某(视频中的拍摄者)等实施作案。陈某得知有人说其参与偷窃后,于是就叫上了大吴(视频中的塞烟头者)和小吴(视频中白衣扇耳光者),要求小毛带路去寻找造谣者。四人寻人未果,于是大吴要求小毛给自己钱,小毛身无分文,答应过几天从其父亲那“拿”些钱给大吴。

几天后,陈某、大吴、小吴一起去找小毛“拿钱”,不仅没拿到钱,反而被小毛父亲责骂。大吴气不过,就与陈某、小吴两人一起将小毛强行带到庆元县城东大桥附近一间废弃的简易房内准备实施殴打,此时,陈某又接到吴三(视频中未露面,也未参与动手打人)的电话,于是邀请其到场围观。之后,就发生了6月21日网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一幕。

处理结果公布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已满16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本次涉案学生均未满14周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论其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目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多是口头教育为主,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虽然未成年伤人者的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但依据目前了解情况,其行为也构成了民事侵权,伤者可以向未成年伤人者的监护人要求民事赔偿。依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由于侵权人都是未成年人,因此,给他人造成的损害,应由他们的监护人承担责任,其中,监护人能证明其尽到监护责任,则可以适当减轻民事责任。

近年来,犯罪事件呈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1996年至2006年十年间,未成年人犯罪增长比率高达83%,1997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率每年增长近10%,未成年人犯罪占我国刑事犯罪的10%左右。

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罪名最多的分别是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这五种犯罪占全部受理案件人数的81%。此外,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的恶性极端案件时有发生。

这些发生在未成的人中间的施暴行为背后通常有以下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1.通常是集体暴力行为。多人殴打一人或多人,施暴手段残忍、恶毒,不计后果;

2.此类纠纷通常是因小事引起,或为报复,或为教训受害者;

3.受害者在事件发生时不敢反抗,忍气吞声,任其施暴,事后不敢张扬,怕被报复;

4.施暴者的家庭教育有缺陷,或为单亲,或为留守,日常行为无人看管。

而造成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猛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一个最为直接、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文峰区法院审理的案件中20%的未成年人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导致其犯罪。诸多案例表明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据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有的随长辈生活,娇纵放荡。

2.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电视暴力色情信息催化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介上大量无序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校园、社区周边环境的混乱,非法网吧、录像厅、台球厅、游戏室充斥,污染了青少年成长的媒介环境,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制造温床,对青少年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据统计,80%的未成年罪犯有某种程度的网瘾,并因这些不良信息的催化诱发犯罪。如:杜某等八名中专学生,沉迷网吧,因无钱上网,遂生抢劫之念。

3.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但至今,仍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开办法制、道德教育只是形势需要,所以忽视德育、缺少法制教育。只是在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举办的学生法制教育讲座,也因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最终也只流于形式。还有一些教师自身素质低,常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差生特别是双差生不是及时引导教育而是歧视、放任自流,甚至将他们扫地出门,推向社会,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为青少年犯罪增加了后备,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的根源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只有采取“多元化”的防范措施,才能是一个比较奏效的对策。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降低校园犯罪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应当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学校应该健全风险排查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司法机关则应该通过分析类案,剖析犯罪原因,研究预防对策,帮助学校堵上校园安全的漏洞。同时严厉打击成年人引诱、胁迫、欺骗、组织未成年人等侵犯学生利益、扰乱教学环境秩序的犯罪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