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热点 > 今日话题 > 正文

青少年频繁自杀 从原因到预防你知道多少?

黄松来源:原创

导语:固有观念认为,出色的人不会有自杀行为。而在硅谷,在这个创造了许多高科技产品,甚至可能研发出怎么延缓衰老,阻止死亡的地方,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

事件概述

2014年11月4日在Palo Alto的高中Gunn自杀了,整个高中很快都知道了这件事。Lee在自杀前几个小时还给他最好的朋友Denis Herrmann发了条短信,他很担心自己面试不上篮球队。学校的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他会自杀。在Lee的写作课上,三分之一的同学都认为Lee是个人缘好的人,成绩也很好。

这所在Palo Alto的高中的自杀率比全国其它地方高出四五倍,甚至周围几所高中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性地出现了自杀现象,这也很可能是社交媒体大肆渲染的结果。

环境压力让精英也濒临崩溃

Lee去世之前是个常常凌晨三点还在做作业的好学生,他所在的Gunn这所学校每年出产大量优等生,而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高科技人才,也造就了这里竞争激烈的氛围。这批有钱的青少年都没什么童年,也没有体会过叛逆。这里的初中生的目标不是考上斯坦福大学或者年薪20万美元,而是登上月球。周围成功的例子太多了,他们都比同龄人更敏感,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更低。

这些死去的孩子们的父母也在试图追问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Kathleen Blanchard在儿子J.P.再自杀后,一直追问学校,但她发现自己可能永远得不到解答。当她发现学校的其他父母都想要总结出这批死去的孩子有哪些规律时,她感到气愤,因为自己的儿子并不只是一个数字,而她似乎也永远不会知道,J.P为何在一个该上学的正常早上决定自杀。

Gunn也被称为了「自杀中学」,因此也很容易说Lee的自杀是环境所迫,但实际上谁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他为何最后这么做了。

国内自杀案例并不少

因被班主任怀疑偷钱,顺德一名初二学生在多次喊冤后从3楼跳下致残。家长以校方处理失当、有损学生人格尊严、缺乏德育经验为由,将校方告上法庭索赔。最终,顺德法院判决学生本人承担70%的损害后果,而由校方承担另外30%。

一名12岁女孩被人发现在自家小区内身亡。警方确认女孩坠楼身亡。据知情者透露,坠楼女孩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性格外向活泼,讨人喜爱。微博有网友表示,女孩有抑郁倾向,且与家人发生过争吵,因为正值青春期,一时冲动做了傻事。对此,警方表示,女孩近期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但网上流传的抑郁和争执等说法并不属实。

一名15岁的男孩在母亲凄厉的喊声中,从自家6楼的窗口一跃而下……邻居透露:“我听到他妈妈在出门买菜前,在跟他说做作业的事,好像多说了几句,母子两个就拌起了嘴。不知道男孩子是不是因为这个才跳的楼?”目前,男孩已转入住院部继续观察,生命体征暂且平稳。

国内自杀事件同样触目惊心

据新闻媒体批露,近几年我国每年自杀人数总计为10多万人,且逐年递增。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学生自杀的情况以中学生最为严重。资料显示,在中国,15岁至30岁的青年死亡的一原因是自杀,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部分孩子对生命认识有偏差:一些中学生轻生的原因,仅是因生活小事。它暴露出孩子的生命知识有“盲区”和误区。某小学曾对五年级15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当回答“人失去生命后,是不是可以重新获得?”时,一半学生的答案是“不肯定”或者“可以重新再活”。这些答案多数来源于神怪小说或虚幻电影,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死了就是没血了,补补血就可以活了。

部分孩子不知生命为何物、不知生命只有一次,这些“盲区”表明孩子对生老病死的过程缺乏了解。

1.png

无判断力的非理性自杀才是恶源

心理因素是导致自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但并不表示就可以因此失去判断能力,无视生的价值。除非那人患上严重的精神病或情绪病,无法控制个人思想和行为,否则,匆忙之中自我了断者将是悲剧!相对于非理性的理性自杀又为何物?一个人若基于理智,对个人处境有了全面清醒的认识,对自杀行为可能造成的利害关系及个人目前与将来价值评估充分考虑,认定个人还是“死了比较好”,如此“自治性”的自杀可以理解为理性自杀。在承认了自杀是一种权利的基础上,由自由意志引导考虑,此时,理性与非理性的差距会有多大?在冷静与清醒的状态下,为自己的生命作结,感受到如同自然消亡前的坦然与宁静不是不可以,而其它相较于非理性自杀可能带来的伤害也相应可减低。

可是有多少自杀者是基于深思熟虑和理智的自我价值评估后采取自杀行为的?

一个疯狂的企图自杀者从一开始就很难再保持一颗清晰的头脑,可谓“一门心思”寻死。他的自杀很多时可能已并非他最真实的想法,若是加入理性的干预,状况恐怕会有大的不同,暂不论避免多少社会物质财富的损失,至少在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及对其慎重的选择上有了自己明确的方向,社会的认可与理解有其存在理由。总之,若非有泰山般不可动摇的决心,全盘考量,对结果能承受不后悔,否则自杀之路无疑逃避与溃败之路,一时冲动者,请多思而后行。

3个方面入手预防青少年自杀

家庭

除了先天的遗传素质外,后天的个性塑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生长在和谐幸福的家庭,受父母肯定、鼓励的孩子,他就比较容易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个性,心理也往往比较健康,遇到困难,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而一个经常受父母指责的孩子,他长大后就容易自卑、悲观,为人处事容易走极端。

父母和家庭应从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其心理素质培养,转变为逐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给予适当的关心、引导和协助。

学校

除了家庭以外,学校也是预防自杀的重要防线。建立三级预防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手段,包括:积极治疗青少年人群的精神和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对有自杀可能的青少年高危人群进行危机干预,比如利用心理热线或求助于心理医生,帮助遭遇困难而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打消自杀企图;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曾经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再次自杀等。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协助培养健全的生活态度。

个人

青少年努力增进自我了解,通过增加与社会的接触,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应付危机的能力。

结语:全社会都有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家庭、学校要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教育其珍视生命,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境,从而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自杀。

延伸阅读:

研究生刘某:性格缺陷导致跳楼自杀

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刺痛了谁的心?

常德爷孙俩发生争吵 14岁孙女被扇巴掌后自杀溺亡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