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成绩已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小编刚刚得知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的喜讯,一则“初三男生中考失利跳楼”的新闻就接踵而至。21日,浙江省嘉兴市一名刚刚结束中考的男孩在家中跳楼,在他的书桌上,我们发现了一张写着“我必须死”的旧报纸和一个写着“遗书”的黄色信封,而21日中考成绩揭晓,孩子的成绩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就是他选择轻生的原因?!
中高考关键词:落榜、失利、轻生
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会在电视里、网络上看到“某某地某某考生落榜失利轻生”的悲剧。正值花季年龄,难道只有绝路可走?为何悲剧年年上演?
上学是为了什么?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文凭和以后的好工作。每年一度的中高考,家长老师的期望,社会的过度关注使它不再只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次考试,而是被紧张和期望所围绕。很大一部分的考生都认为“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我就完了!”或许有人会说,落榜失利就轻生的考生,是心理素质不行的表现,以后走上社会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孩子一天天成长,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中国的应试教育决定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家长和老师看的是成绩,是名次,以至于忽略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
落榜考生消极情绪都有哪些?
成绩一出,落榜生中,能够正确对待挫折的占大多数,但也有一些人因此产生消极心理和不良情绪。
1.懊悔感:满指望榜上有名,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无颜见家乡父老。
2.羞愧感:感到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
3.懊悔感:自认为在班级上成绩还不错,结果却榜上无名。
4.失落感:高考失利使之顿生困惑。
我们该如何拯救心理脆弱的中高考生?
1.上好“最后一课”。考前最后一课,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认真考试,考完了,再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已毫无意义。同时还要使考生明白,成才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
2.重视“团体心理训练”。让考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解决共同有关的问题,以释放心理压力。
3.亲人之间加强沟通。考完后,家长不能以为放任不管就是对孩子好,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和开导,家长要和孩子多谈心,密切注意孩子心理状态变化,但切忌谈论与成绩相关的问题,而是教孩子理智看待成绩,找出不足,加以克服。
4.学会自我安慰。当落榜已成为现实时,就应勇于正视,不沉浸于幻想和追悔中,要学会鼓励自己:我已尽力,虽未成功,但也问心无愧。我坚信明天会更好。
5.辩证地看待升学。应该认识到,考上大学并非是人生的惟一出路,有志者常把战胜逆境作为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国内专家学者对近年来有较大贡献的400多名科技人员调查发现,未上过大学,靠自学成才者占54%。当然这并非说上大学无必要,而是讲落榜后要承认现实,选择成才的目标,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强不息,精益求精,定会学有所成,有所建树。
6.增加愉悦的生活体验。告诉孩子,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因而,大可不必为一时的挫折、失误而自责,多增添生活乐趣乃明智之举。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他爱好的事,集邮、写作、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体育锻炼等,使考生的消息情绪得以及时良好的调适,更增进了亲子感情。
7.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有些落榜生性格偏于内向,榜上无名所致的心理障碍往往难于自我解脱。当发现孩子的异常心理时,家长在必要时要及时带孩子求助于心理咨询,也可求助于智择优教育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心理老师会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考生从心理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同时指导家长在调节考生考后心理方面的落地方案。
智择优编者按:
与其说,是考试失利断送了这些孩子的生命,倒不如说,是应试教育、一味追求成绩名次的价值观毁了花样的前程。分数公布,学校录取,每一道程序都撞击着落榜考生脆弱的心理防线。正因如此,我们要关注的是每一名考生的考后心理和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孩子能上多好的高中、大学。
中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也不应成为宝贵生命的绊脚石。希望我们的考生不要再用死亡来祭奠中高考,也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再把分数看得比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今天的孩子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至杜绝悲剧的发生。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