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以大二学生因沉迷网络赌球盗用同学信息进行校园贷款后,无力还款,最终选择跳楼。校园贷款最近频频成为热点新闻,但伴随而来的都是曾几何时,高校学生因为其潜在市场消费能力,成为各大银行发行大学生信用卡的目标市场,而在“卡奴”的帽子被摘掉之后,为何有成为校园贷款的催生剂,成为“贷之一族”?
长春又一学生入坑 校园贷款还的是人命
3月份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4级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大二学生郑德幸从8楼跳下,结束了自己还没来及的展开的绚丽人生,而他的死,与校园贷款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郑德幸临死前,他还背负着多达60万的欠款,这些欠款都是他在沉迷网络赌球后,偷偷盗用同学的个人信息从网络上贷下来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校园贷款。
郑德幸死了,死的时候才21岁,与60多万的欠款来说,他的全部家当只有38.5块钱,而他的老父亲全部的积蓄也才7万,这是一个他和他的家庭都无力填补的坑,所以他选择了用命来填。
和郑德幸遭遇类似的学生还有很多:
10月18日,是长春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一新生,通过校园内的借贷广告,借了一万块钱,结果晚还6天,借贷公司让其还4.2万元。
10月9日,广西大学生陆宗愉因无力偿还欠款自杀身亡。
6月份,校园贷曝出“裸条”借贷,校园贷款将高校女生推上风口浪头。
校园贷款,贷的是款,学生们还的往往却不仅仅只是钱,甚至还有人命。
杂乱无章的校园贷款
如今走在校园中,类似于“无抵押贷款,金额500到5000元,六个月内还清,绝无压力”的校园贷款广告随处可见,贷款似乎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到底什么是校园贷款?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