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甚至离家出走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全世界每年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将超过10万名。在山东宏开叛逆孩子学校分析青少年数据时了解到,在我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也日益增多,各种关于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消息也常见于报端。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采取错误的对策:
当出现叛逆行为时,家长如果应对错误,只能是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错误的做法包括:
一、高压。
当孩子反抗的时候,家长觉得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或者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以真理者自居,不肯让步,用一言九鼎的命令式的态度压制孩子,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变成战争。
这样的做法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暂时压抑了自己,但是,一旦孩子在精神上、体力上有能力反抗时,就进行更大的挑战,直到家长屈服为止。二是孩子以自己委屈收场,这让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的人格,丧失了自信心、上进心而变得自暴自弃。
二、顺从。
现在一些家长,接受了很多所谓新的教育方法,觉得体罚、责骂都是不文明的做法,要尽可能的尊重孩子,孩子实在反抗激烈了,就采取迁就的方式,没有原则地按照孩子的意思去做。
但他们忘记了,在文明的社会,也会有军队和警察,而军队和警察恰恰是以使用暴力工具为特征。鼓励教育、尊重教育、欣赏教育都要有一定的度。
我们要从小教育孩子,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不同做的,一个人必须遵守一定的纪律和约束才能够生存。家长不要用这些教育理论来为自己溺爱孩子辩护。
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要求如果不高的话,能够答应还是尽量答应,好息事宁人。可没有想到孩子的欲望无限膨胀,就会出现孩子因为家长无法答应买豪宅的要求而离家出走。
三、说教。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断地跟孩子唠叨。
事实上,当孩子过多地接受重复的信息,他的大脑就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屏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孩子不仅听烦了、听腻了,而变得麻木,让孩子非常反感。
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还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一一地数落给孩子听。即使家长说的是对的,孩子也不愿意听。因为孩子担心,一旦听了家长的话,,让家长觉得有理,更会唠叨个没完。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是为了避免唠叨个没完。说教缺乏同理性,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