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 独立意识 的内容
-
不许爸妈碰自己的东西 请把隐私还给你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独立意识增强,在生活上不愿爸妈过多干预。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注重隐私,不愿意让别人碰他的东西。然而很多父母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一点,这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满的心理,觉得爸妈不尊重自己,从而产生冲突。这样的事在家庭生活中很是常见,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
上初中的孩子发型奇特 总穿“奇装异服”怎么办?
青少年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性,有些孩子追求新鲜,新奇的服饰是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甚至到了“不奇不爱,无奇不买”的地步。他们穿着“奇装异服”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不是真的喜欢这些衣服。遇到孩子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做呢?
-
家教小故事:我、父亲和手风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性和个人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不喜欢父母对他们指手画脚或过多干涉,他们会觉得父母的“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是唠唠叨叨的说教,这种过多的唠叨对于孩子来说仿佛是从救火水龙带里发出的水,其结果是左耳进,右耳出。父母带强迫性的行为就更为可恶,十岁的孩子对父母的擅自决定已感到十分反感,即使是正确的事情也会引起强烈
-
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和对待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易于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是人们共有的,可以说任何一个会思维的人都会有逆反心理,而在孩子的青春期,这种心理表现得比较明显。
-
初中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与家长发生冲突的2种因素
孩子上初中以后,就会发现有些孩子的成绩开始下降,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和家长之间也开始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大概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家长就会进入临战的状态,开始就要全力配合孩子学习。初中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内心一般表现出以下2种情况。
-
家长乱碰孩子的“雷区”常犯的四种通病
在我学习的时候,经常感到有个人在我的背后,我一回头,发现爸爸正在我的背后偷偷看着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觉浑身不爽。我最反感妈妈不敲门,就走进我的房间,为此,我跟她大吵了好几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并且每个人的隐私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就连妈妈也不例外!
-
保姆式教育让亲子难沟通
某初中的王老师曾对班上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的问题是“你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80%左右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作业多不多”和“在学校吃得怎么样”。王老师指出,这一回答反映,家长普遍走进了“保姆式教育”的误区。 “孩子在校差不多一整天,回到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能反映出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是哪个方面。”
-
孩子逆反意味着渴望独立
青春期 不同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孩子进人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而是学会了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如果父母不懂得及时了解和沟通,仍然凭借人生经验和想法去教育孩子,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所以,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
为什么教师子女难成精英?
环顾周围的教师,笔者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教师的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因于一线教师生存压力大,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令自己的孩子处于竞争的弱势。但笔者认为,原因远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身为教师本身对教育自己的子女的问题上存在许多的盲区。
-
乖、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要孩子乖、要 听话 。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哄,告诉孩子只有听父母的话,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某种奖励;另一种是打,在哄失去效果,孩子仍哭闹不休的情况下,就狠狠地打孩子几巴掌,以示惩罚。 通常在这两种方法实施之后,孩子就乖了,安静了,父母就觉得孩子懂事,心里很满足。 孩子越长越大,懂的事也越来越多,开始有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