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的高考语文科目中,各类有关名句默写的考题占了较大比重。有一些是课本上的,有一些是书本之外的拓展,考生想要拿到这一块的分数,就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足够的名言名句,在考场上才能从容应对。智择优小编整理出考试中常见的名句,跟小编一起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吧!
重点考点:
《诗经》、《易经》、《老子》、《尚书》、《左传》、《国语》、《论语》、《礼记》、《孟子》
分类整理:
《诗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智择优推荐您继续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