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学习方法 > 正文

书面表达避免语病要求听说读写齐努力

彭梓祺来源:原创

语病,这里主要指初三以上年级的同学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语言运用上的种种毛病。大致有:

(1)用词不当,词语与词语之间不配搭,或者缺乏照应。

(2)省略成分多,或者不成一句话,或者造成语句的不连贯,乃至上下文之间“脱了节”。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用语罗嗦,或者一再重复。

(3)爱用复杂长句,恨不得把所有的意思都用一个句子说完,结果句子内部往往夹缠不清。

(4)关联词语运用不当,造成句间关系混乱,或者该用而不用,使得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明。

(5)句子的先后顺序安排不当,让人无法读下去。

(6)过于雕琢求美,反而破坏了语言的清晰性。

学习方法

迫究上述语病的病因,大致是由于中学生时期特别突出的三对矛盾所致。首先,是这时候开始明显的“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矛盾导致语病的大量出现。人们研究过,要把脑子里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个把零碎的、不连贯的、闪烁不定的种种念头变成完整规范的、顺畅的、明确的“语言定型”的转换过程。随着同学们进入了青年期,见多识广,头脑复杂了,这时候对这种“转换”日益明显地感觉到了困难——稍纵即逝而又复杂多变的想法常常很难找到合适的词句、恰当的顺序来“固定”它,有时一个想法几乎是呼之欲出了,但在表达的时候却又感到艰涩、词不达意。如果硬写,作文就往往成为思想的“原始状态”的记录,自然语病丛集。

其次的原因,是由子个人平时未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与社会用语规范之间的矛盾所致。表现为自己以为是通顺明白的句子,老师却说是病句。本来,这里有一个前者逐渐适应后者的过程,适应过程中难免产生语病,这不可怕,怕的却是不以为是语病,或者坚持个人的用语习惯不愿改正。如果这样,在这些同学那里,某些语病实际上成为不良思想习惯的“见证”了。

最后,是由于这个时期特有的“眼高”与“手低”的矛盾,以及“求美”反而“害意”的矛盾所致。这时期中的不少同学,自我追求很高,总想“别具一格”,但是他们这时的语言表达能力毕竟还不能跟上,好象一心想买一件大东西而钱却不够一样,结果出现了病。或者是由于这时候的辨别能力还不强,象喜欢好看的时装一样,容易为华而不实的语言所吸引,写作时一心追求语言要美,而忽视了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否适应,结果往往是以文害意。

这三对矛盾一般说并不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但是其中的任何一个矛盾的存在都会导致语病。要避免语病,主要应从养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和用语习惯入手:

(1)动笔之前,尽量把想要说的内容在头脑里先想成一串串首尾连贯的话,想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写出来,借此使想法得以明确和条理化。

(2)无论写完什么,都大声诵读一二遍,对诵读中发现的可疑之处细加修改,有时可以列出几种修改“方案”,争取老师的指导。

(3)要本着“改错先于求美”(语言学家黎锦熙语)的态度,无论写什么,首先务求表达得明确而规范。

(4)在平时的“说”的练习中,努力追求讲得完整、清楚而有条理。平时的“读”,则要注意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为什么这样表达就好,那样就不好),务必发现词句的表达特性。并且通过“听”和“读”,积累更多的词语、短语乃至句式。

(5)尽量增加写作的“密度”,写得多了,就有了种种的表达经验了。

由此可见,妥避免语病,就需要听、说、读、写一齐努力,也由此可见,一旦基本避免了语病,又标志着听、说、读、写习惯的基本养成。

延伸阅读:

日札写作是学写作文的正确之道

作文用功术:不断地反问自己

一篇好作文 表达得体是关键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