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学能教育 > 学习方法 > 正文

高三学习方法总结:少“嗯”少问多思考

彭梓祺来源:原创

只要一个人在学习,就必然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在10余年的学子生涯中,我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方法就是少“嗯”少问。

2016年高考

先说“嗯”。课堂上,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并不时发出“嗯!嗯!”之声表示理解或赞同,这大概是老师很满意的课堂气氛,同学们也很得意的听讲效果吧。可是,我却认为这样一味地“嗯、啊”随声附和,并非一条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我就常常把“嗯”后面的“!”变为“?”,凡事喜欢探个究竟而不轻易说“我懂了”三个字。比如,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移就”这种修辞方法,他解释说:“移就即是把本来只修饰某种事物的词临时移饰与它相关的事物。”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怒发冲冠”,说明其中“怒”本是修饰人的,这里移来修饰与人相关的头发,这就叫“移就”。于是我想:这里的“怒”是否可以不看“发”修饰语,而看成被修饰的中心词,让“发上冲冠”作“怒”的补语呢?即使是“愤怒的头发”,又是否可以理解为拟人化的写法呢?又比如,在物理课上,老师讲“电动势”一节时告诉我们内压、外压之和为电动势。于是我就又想:为什么它们的和为电动势呢?是否可以把这看成一个串联电路,电动势即为总电压,内压、外压就是分压呢?老师还告诉我们,测内压时不能直接将导线接在正负两极上,否则测出的为路端电压。这时,“为什么不能接”“内压为何不等同于电动势”等一连串的“?”又从我脑子里冒了出来。总之,对于老师说的,变“嗯!”为“嗯?”是我自以为很成功的学习方法。

再说“问”。“问”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勤奋好学的标志。刘开曾在《问说》中尽力强调“问”的重要性,而孔子也认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态度。不错,“人非生而知之者”,在学习中难免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果碍于情面或根本就是懒惰而置它们不顾,那势必会影响你的学习。可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我却总结出这样一条似乎有悖常理的学习方法——“少问”。

我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嗯!”变成“嗯?”之后,并不是急于跑去问老师,相反,我喜欢自己先动脑想一想,反复思考了仍不得其解,我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这样,不但对疑难问题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而且使我的脑子越来越灵活,因为这样更便于找出思考中忽视的方面和失误的原因,使自己想问题更为科学、全面。另外在做题时,我更加信奉这条原则,因为题目本身的答案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应当是怎样思考,怎样找线索,怎样避免计算中的疏漏等。一句话,就是尽可能通过独立思考,寻找解题规律,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这样自己做出一道题的效果远比问后得到一个答案的效果好得多。当然,少问不等于不问,对疑难问题还是不能放过的。

好了,听我介绍完自己的学习方法,你有什么感想呢?可别急于“嗯!”想一想,觉得有道理的话就试一试吧。

延伸阅读:

理科学习|学习方法|高三理科|学霸学习方法

雅礼中学美女学霸给学生的十条忠告,家长必看

长沙雅礼中学特级教师亲述:学渣到学霸的路有多远?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机构指南

认证基本条件

学校认证流程

学校认证协议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