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特意用软件把女儿的手机监控起来,但没想到,这引起了女儿的叛逆。
导致持续了近半年的冷战,最终摔坏了3个手机,这给所有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敲醒警钟!
小珊是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学习在班上排名中上。
她的母亲是一名医生,从小对小珊要求很严。为了让孩子能专心学习,从初中开始,妈妈在女儿的手机上装了一款名为“袋鼠家”的学生手机监控软件。
在自己的手机上装了“袋鼠家”的家长端,平时不但把小珊手机里的游戏微信都禁用掉,而且会时不时监控女儿在用手机干什么。
上了高中后,小珊数次要求妈妈不要再监控自己的手机,但妈妈并没有理会,并告诉小珊“等你考上复旦大学后,我自然就不再管了”。
小珊的请求被拒绝后,开始出现了抵触情绪。之前一直都很乖巧,但此后回家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再与父母沟通。
尤其是针对妈妈不论说什么,都保持一种敌对的态度!
甚至更严重的是,小珊的手机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被“摔坏”,一个学期下来,居然换了3部手机。妈妈最终意识到了,这是女儿对她“无言的抗议”。
直到有一天,小珊在学校的一次班会上突然崩溃大哭,引起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关注,班主任因此专门安排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做了次沟通。
在老师了解到小珊的具体情况后,立即请妈妈到学校里,指出了她的做法是不对的:孩子有使用手机探索世界的权力,不应该被剥夺。
如果家长认为处于青春期孩子使用手机可能会影响学习,需要管控,也必须是在和孩子沟通完之后,在得到孩子的理解和同意下进行。
妈妈接受了老师的指导,回家和女儿做了一次长谈,在小珊的同意下,妈妈使用软件调整了管控策略:不再“监控”小珊。
而仅仅是限制住每天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不让玩游戏,其他时间都完全“解禁”了。
小珊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和父母的沟通更多了,性格变的更阳光。
其实很多处于青春期孩子们已经能自己管好自己,妈妈感慨到“家长不能单方面以自己的经历和要求去束缚孩子,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