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之所以独立思考能力差,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父母习惯于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学习习惯,不能独立思考,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这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
1.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
孩子年龄小,遇到问题时总是希望在父母的帮助下不劳而获。这时,父母一定不能助长孩子的偷懒习惯,当孩子遇到困惑时,不要为了心疼孩子就直接替孩子做出回答或者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要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比如有的父母替孩子做作业,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自己不动脑思考,遇到问题只等着父母给答案,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孩子太小,暂时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父母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试着独立思考。
2.主动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
每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时,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思考,耐心地向孩子解释,然后共同解决问题。不要只习惯于解答孩子的提问,也可以经常给孩子提问,让孩子的大脑经常处于活跃状态,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可以列举出一些准备提问的问题,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在思考的过程中,父母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题目,比如水的不同用途等,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3.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给孩子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反之,凡事习惯听父母安排的孩子,会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不爱动脑思考,一切听从父母的命令,这样不利于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讲益智故事,玩益智类游戏。
益智类的故事和资料很多,通过给孩子讲这些故事,互相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生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课堂。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如果父母在游戏中注入益智因素,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经常和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父母可以教孩子运用推理、比较、概括等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具体方法可查看相关《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关键是要读书》。
5.不要随便否定孩子,允许标新立异。
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随便否定孩子,适当允许标新立异。当孩子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换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经过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归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既拓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其独立思考的乐趣。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