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秦女士打来电话,说自己最近有点儿恼火。
因为四年级的女儿香香最近一有机会就抱着手机跟同学发微信,这引起了她的警惕。
有一次,当女儿又在发微信时,秦女士装作打扫卫生迅速瞄了一眼,眼前的一幕让她立刻懵了:
女儿在信息中居然称呼一个男孩子为“老公”!
但是她只能努力强压住惊愕,假装没发现,因为孩子性格内向,孩子开始早恋这种敏感事情,不知道该怎么过问,更不敢轻易干涉。
之后也频频发现女儿和那个男孩子有一些过于亲密的语言。
秦女士内心很焦灼:“虽然不太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开始早恋了,但说实在的,真怕小娃儿家什么都不懂。
再给整出什么过分的事儿来,想告诉学校的老师孩子开始早恋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和名誉。”
专家点穴 让他们轻松自然地相处
刘贤昌(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德育专家,有专著《教育的灵性追求》)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一个四年级男生对一个女生的“复杂”感情。
而真正让我惊讶的是男生们因为“喜欢”女生,占用太多时间来聊这个话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青春期其实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真正开始关注自己以及异性的阶段,也是一个人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异性的开始。
青春期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心理成长教育,是认识自我以及异性关系的教育。
而不是简单的生理健康教育,更不是简单的性教育。这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短板。
小编提醒 需提防“低龄化”性行为
新浪新闻曾有一项调查称“2成小学生承认早恋,11岁男孩已恋爱3年”。
《广州日报》也曾经对18岁以下学生进行调查,称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2.8%曾发生过性行为,其中有的13岁以前就发生过性行为。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13岁以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0.6%,其中男生为12.9%,而且低龄化性行为在青少年中有增加的趋势。
报道指出,父母疏于监管以及不可逆转的社会开放背景、信息多元化(色情书籍、网络色情)等,都会给性行为低龄化带来机会。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