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 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 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孩子小时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如: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 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 的东西。 ”
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 “在幼儿园。 ” “在幼儿园学到了 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的观察事物。 ”
这 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 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什么是习惯呢? 习惯是什么?我看到过很多种说法,觉得有一种说法较准确。
即“一种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 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这就叫习惯。 ”
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成了行为的自动化。
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会 按已形成的意志去行动。
如: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竞赛, 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的说了一件事:
那天在轮船上, 晚餐后,同学们都在甲板上观看风景玩去了。
过了一会儿, 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
那个老师的孩子就独自到船舱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带队的老师感慨道:那就是习惯。
怎样科学的引导孩子习惯的养成呢?
智择优教育专家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那怎么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
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 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
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 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
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
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
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
坐 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 3 次完全可以。
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
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 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 夕,贵在长久坚持。
希望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