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教师必须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
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就说一下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最根本的是学生应该知道一节课从上课到下课,该做些什么。
除了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播放的课堂常规专题片。
我每周在班会的时候总是强调以下几点:课前准备的文具盒和书本的摆放;
学生“坐如钟”的良好坐姿和课堂上良好的精神面貌;
读书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拿好书本,作好读书的姿势;
学生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要“站如松”,声音响亮。
对于学生中的典型,我积极树立榜样,形成班级正确导向,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风气。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时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的学生。
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
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不持续,等特点。
我会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没有搞小动作的机会。
2.与人合作的习惯
现在我们课堂上提倡的是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人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相互交流,彼此尊重。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获取全面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发现个别后进生活动不积极,有些优生教的不耐烦。
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经常组织有效的小组竞赛来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
最后,注重教师的评价导向习惯的培养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
因此,我们应尊重孩子、赏识孩子。教学中我会关注自身评价导向习惯的培养。
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及时运用赏识性评价用语,使学生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1)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