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导师专栏 > 正文

谈“性”色变,性知识不仅仅是性

智择优教育来源:原创

恋爱,是一个多变的词,它可以是热恋中情人口中的细语轻言,也可以是深陷早恋的孩子父母嘴里的大声斥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都能读出不同内容。可是在中国这个词就是两个极端,而且是父母人为划分的,在他们认为错误的时间里谈恋爱就是罪大恶极,等到他们认为时间合适了,给孩子安排的就是各种相亲,不得不说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中外之爱情

作为一位伪9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许多外国儿童读物涌入,我可以说是抱着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长大的,曾经风靡一时的《哈利·波特》也在我三年级的时候看了好几部,这些书籍除了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还让我知道一件很纯洁的事,那就是爱情。白雪公子因为王子带着爱的吻满血复活,罗恩和赫敏的感情纠葛中两人的成长,书里的故事告诉我,爱情并不是那么可怕,它是可爱的,纯洁的。

可是进入初中,看着老师们安排座位避免异性同桌,见证同学像做贼般偷偷给异性递情书,甚至听到广播里通报批评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同学我觉得爱情似乎变成了一个很隐晦的字眼,它代表的是阴暗,是不能见之于众的,甚至是污秽的。

等到我自己谈恋爱,亲身体验了,才知道,爱情不过是一种感觉引发的一个过程,你喜欢了,然后去接近去了解,并不是你不提就不会触发。无论是国外的不避讳,还是国内的绕道,都不能让爱情这个字眼蒙尘。

国人谈“性”色变

谈到恋爱,不可避免就会谈到性这个话题,内心趋于传统的国人大体上都认为性是个人极端私密的事,只可私下谈论,羞于启齿,很少会搬到台面上来说,甚至是谈“性”色变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中小学生理卫生课堂上,性健康课程都是敷衍了事的原因了。

人类的演变,从赤身裸体到以树叶遮羞,再到编织衣物大面积覆盖全身,人对性的认识也从一种大众性行为演变成私人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性就变成了令人耻辱的事,作为一个物种繁衍生息的行为,它是神圣的,原始社会人类崇拜男性、女性生殖器官,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的羞耻心不断增强,对性也开始遮遮掩掩,很少挂在嘴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有在骂人的时候用的最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性的情色意味浓厚了,那层神圣的袈裟渐渐淡去了色彩。

性知识不仅仅是性

由于人们对性的躲避太多,对性非常敏感,甚至到了假正经的地步,以至于说道性健康知识的时候,国内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就是性,将一个大范围的含义浓缩到一个简单的行为性名词,不知道是该笑还是中国传统教育对人思想影响之深刻,还是该哭中国教育在性教育领域的失败。

性教育到底包括哪些知识呢?大体上来说,在生理卫生健康课上老师应该让孩子知道人类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知识、人类性生理和性发育的知识、人类生育的知识、人类正常的性行为反应、避孕的知识、人类各个年龄阶段的正常性发展和性行为、男女性征上的异同、性变态和性紊乱的表现及其防治知识、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防治知识、性病的表现及其防治、建立和谐的夫妻性生活的技能、性罪错的防范、有关性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知识、有关性功能、性病的一些基本药物知识。

可是这些本应该尽早让孩子知道的知识却迟迟不曾登上孩子的课堂,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使得早恋、意外早孕等事件层出不穷,成为媒体爆料,他人谈资。,例如13岁女学生与34岁老乡发生性关系,初一女生与30岁男子为爱私奔,16岁女孩一年做5次人流,把人流当避孕。如果在生理健康课上没有那么多自习,老师能坦然面对学生好奇的目光,详细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是不是悲剧会少一点?长江后浪推前浪,谈“性”色变从来不符合教育相关理念,早就该被拍死在时代的沙滩上了。

智择优择校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朋友,有些事早知道比晚知道好,知道比不知道好,就像性知识,你不告诉孩子,让孩子在好奇中自己摸索,最终他们还是会知道,只是付出的学费是不是能你承受的那就得另说了。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