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晨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生活,在小学二年级之前,一直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小学二年级以后就都是寄放在老师家里面,直到两年前,小晨13岁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回到家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小晨从小头脑就很灵活,学习成绩很好的,特别是数理化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弱项就是语文和英语,相对来说就只有中等水平了。初一下学期小晨学会了上网,就会经常自己去网吧玩,每次都是独来独往,不和别人有过多交往。小晨特别任性,吃软不吃硬,脾气火爆,自从上网之后,就经常逃学,反复逃学。一个学期之内,逃学的次数就有二三十次,每次父母抓到小晨,小晨就大喊大叫,十分生气的样子。有的时候还会有十分激烈的言语来向父母挑衅,小晨父母天天都几乎要吃不下,睡不着了。
小晨的父母感到非常的困惑,不知道小晨是不是真的那么恨自己,因为有时候小晨会说即使父母死了也不会心痛,这话听了父母心都要碎了。因为小晨以前是成绩那么好的孩子,对学习自觉又认真。“服软不服硬、固执倔强、宁死不屈、在网吧独来独往、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出现在父母描述中的字眼,其实都代表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孩子独立性强,独立意识高。这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就像父母说孩子固执一样,在孩子眼里,父母其实也非常固执地纠结于对孩子逃学事件的声讨中,所以在父母眼中,并没有看到真实的孩子。
孩子与父母间的隔阂太过明显,是直接导致孩子在学校里异常行为的开始,小晨多次的逃学经历本身不是因为厌学,而是因为处理不好与父母的关系,所以用逃学的方式来对抗,小晨父母听了以后觉得茅塞顿开,原来所有一切问题的症结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其实孩子对父母会有天然的感情需求,以前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当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互相磨合互相适应了。孩子慢慢的长大,不再是几岁的小孩,所以父母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期待,理性的去看待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不要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待而发怒,进而用打骂的方式去镇压,当父母发现和孩子的相处并不顺利的时候,应该对孩子更加关心,关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弥补。
家长要学会淡化处理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在生活中与孩子多交流,才可以用高明的想法和见解征服孩子。
相关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