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伊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考试,从来都不会掉出前10名,一直受到老师、父母的喜欢。然而,就在他刚满15岁的那天,由于在英语口语考试时背错了单词,被老师口头批评了一下,并罚他抄写单词,他便留下一张纸条:“其实我已经很努力地去学习,但是老师仍说我不认真。我知道我成绩不好会令爸妈不高兴。请爸妈不要伤心,我很辛苦很辛苦,其实我也很难过离开你们。其实我非常爱你们,很心痛,但是我不会令你们不开心。再见了,爸爸妈妈。”然后跳河自杀了。
如今,像伊伊这样的花季少年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令人欷歔不已。如最近湖南汨罗三中的一学生因高考失利,就差几分进入一本线,只因妈妈责备了几句就跳楼自杀,结束了生命……据调查,在青少年死亡的因素中,排在一位的是意外事故,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自杀,而在所调查的孩子中,大多数孩子都有过遇到挫折想自杀的念头。
这些孩子还没步入社会,还来不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因,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人们的是怎样的惊叹!生命之花,瞬间凋落;警钟在耳,声声锥心。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要问:现在孩子是怎么了?他们为何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什么他们对于自己宝贵的生命是如此轻率和冷漠?
智择优教育专家指出:“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父母,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和别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是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最为迫切的事,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大事。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多数孩子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非常淡薄,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头脑时常会一片空白,缺少应有的自我防范知识,不知道如何躲避风险,对生命更缺乏正确的认识,更不懂得如何呵护、珍惜宝贵的生命。
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使受教育的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俗话说,孩子是家庭的全部。在家庭教育中,就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孩子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孩子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