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导师专栏 > 正文

莫让孩子交上损友

彭梓祺来源:原创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报道,祁县18岁的高中学生王晨(化名),因高考成绩不理想,父母为了让他出人头地,咬紧牙关拿出血汗钱让儿子复读。没想到这孩子自控能力太差,交了几个不三不四的同学及社会闲散人员,在出租屋内赌博,最后受引诱欺骗欠下赌债,走上了还不起债杀人焚尸的犯罪不归路,一个韶华青年自此也被毁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寸步不离;学校管的更严,一百分万岁;在如此严酷的管教中,孩子没有半点自由。少不更事的青少年一旦自己在校外租房住,就会觉得无拘无束天地宽,加上思想单纯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大染缸的浸染,不慎就会上当误入岐途。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认识不同的朋友,随着他们年龄,以及心态的变化,朋友也不尽相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当然会担心孩子选择的朋友们是否能对他形成好的影响与帮助,还是起到反效果。而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来处理,避免硬碰硬。当家长批评他的朋友时,会发现孩子的反应很激烈。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通过朋友看待这个世界,也学会保护自己选择的同伴。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式,朋友胜过身边的任何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家长注意

家长经常会听到孩子说:“你根本不了解我的朋友!”“没人了解我,除了我的朋友!”如果父母批评,或者阻止孩子与他们来往,反而会让孩子更想与其交往,也会让孩子对家长越来越反感。无论父母对孩子的朋友抱持怎样的态度,直接攻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父母要了解自己的目的在于保护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而孩子的目标则是大家能够喜欢他。

尽量避免反复批评他的朋友

家长反复指出孩子选择的朋友的不足、缺点,或者有多糟糕,不是一个好的方法。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对自己选择朋友的眼光不容怀疑,这时如果父母提出孩子交的朋友实在不像话,无疑会令孩子感到尴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的朋友。家长批评孩子的朋友时,等于是在批评孩子的某个方面。这只会遭到孩子的敌意与反感,即使父母说的是对的。“你又不认识他们,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坏孩子!”这是孩子最常对着父母们喊出的一句话。所以,当家长禁止孩子与那个人交往时,一定要举出实际的事证,只强调事实,而不要有被孩子认为的所谓的“人身攻击”。“反正我就是不喜欢那个孩子,看了就讨厌!”“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不是个好孩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不认同他昨天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式。”“我担心他每天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到你的健康!”这样说,孩子既不会反感,反而会细细反思。让孩子明白父母并不只是一味地阻止,而是用开放的心胸和尊重他的态度来就事论事地讨论。

与孩子谈谈朋友的意义

如果孩子与会将他带坏的朋友一起玩,怎么办?父母必须了解他们之所以会玩到一块儿的原因是什么,让孩子说出自己交这个朋友的理由,家长借此了解孩子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以及他渴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这能帮助我们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是否由于孩子害怕他们,所以试着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当孩子害怕校园恶霸,或者其它孩子的话,选择之一便是融入他们当中,和他们一样。即使孩子知道这不对,但能够为他带来相应的安全感。而这个恰恰是父母忽视的,家长要告诉孩子,他有选择,并且能够不受欺负,并借此让孩子知道真正的朋友的意义是什么。

设定底线

如果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反感而且厌烦,那么,家长可以设定一条底线。例如,保持现在的学习成绩不落后,遵守家长规定晚上回家的时间。让孩子自己证明与朋友的交往不会跨越这条底线,也不会影响他对这条底线的坚持。如果孩子能够遵守这个约定,没有打破约定,那么,小编认为家长可以不用反对。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是很茫然的,他们不太清楚自己可以期望什么,或能作出什么样的规划。小编发现这一招对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特别管用,带着他们去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场景,让他看见自己在其中的喜悦和骄傲。对于平日不太敢去想象未来的孩子来说,拥有一个可以去梦想并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当家长调动起孩子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期望时,也会同时调动起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孩子越尊重自己的价值,对个人的依附也就越弱,对“损友”的抵抗力也就越强。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