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孩子总喜欢管闲事,过分替别人操心,自己的事情忙不过来,却帮别人忙些琐碎无聊的小事,哪个小朋友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他都要管。我们说了很多次让他先管好自己,可是一不留神,他又在替别人操心了,真是不如道该怎么办才好。
智择优家庭教育专家孟老师:
闲事是指与孩子没有关系却引起他们兴趣的事。孩子爱管闲事表明孩子思维活跃、性格外向、善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爱动脑筋、勤于观察,更重要的是乐于助人。从积极因素来看,管闲事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但是管闲事有时也会使孩子帮倒忙,破坏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占用自己的有限的精力。
依据智择优心理专家研究,孩子爱管闲事一般有以下3种表现:
1、主持公道。
孩子最富有同情心,看到有人恃强欺弱,任性霸道,他们往往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往往由于处理不当,得到相反的结果。
2、寻找机会与人交往。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如果没有人和他(她) 交谈、交往,他(她)就会觉得寂寞、无聊,所以他(她)会想办法寻找交往的机会。“管闲事”常常会替他(她)找到交往对象。
3、求知欲强。
孩子对新奇有趣的事物很感兴趣,见到别人有困难, 孩子会觉得很新鲜,忍不住出于好奇去“管闲事”。
家长发现孩子爱管闲事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1、对孩子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好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水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同伴间问题的技巧,避免出现“帮倒忙”。
2、应该指导孩子的交友行为,学会判断助人的限度。孩子喜欢与他人交往是好事情,孩子会因此有很多朋友,并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孩子交友也要慎重,不能总被朋友的非合理要求束缚,整天帮助闯了祸的朋友处理善后。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整日纠缠在朋友无谓的纷争中会影响学习。对于力不能及的事情,不要随便允诺帮忙,否则会给自己与家人带来超出承受能力的负担。
3、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引导孩子多管周围值得管的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激励孩子观察生活,如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认识能力和对美的追求。关心家庭和父母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实,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许多人值得关注。
4、在孩子生活的小群体内,要注意适度管闲事。比如:孩子在处理班级事情时,会向老师或家长打小报告。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面对问题时,首先要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需要向老师汇报,如果是通过打无聊的小报告来损害他人的名誉,那更加不值得提倡。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3)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