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择优择校平台
智择优课堂 亲子沟通之如何与叛逆孩子沟通

首页 > 教育方法 > 导师专栏 > 正文

了解网络游戏的四大特点 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彭梓祺来源:原创

网络游戏以其迅猛的发展、另类的品格强力介入当下学生的生活,并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反思。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评价立场,网络游戏在不同认知群体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客观地讲,青少年学生能喜欢这些网络游戏,是由于这些网络游戏迎合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通过认识网络游戏的基本特点,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点。

亲子沟通

一、网络游戏的平等性

网络游戏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更让青少年心动的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不管是谁,只有达到一定的积分才能升级,谁也没有任何特权。这种平等性恰好能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被他人尊重的满足感,弥补了现实中存在的缺陷。与之相反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限制,致使青少年的很多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尤甚。这些学困生由于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挫折和失败,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在网络游戏中通过补偿心理的作用。可以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获得的自我实现等感觉。

二、网络游戏的合作性

多数网络游戏允许多个玩家同时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相互传递信息和相互配合,网络游戏的这种合作性恰巧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交流和合作的心理渴求。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又深受应试教育的压力,致使孩子很少能单独或跟朋友外出玩游戏和玩耍。可能对青少年更有吸引力的是,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对象可以由自己来选择,这既能极大保证合作过程是和谐的、愉快的,还能有效满足学生做自己主人的愿望。

三、网络游戏的竞争性

网络游戏在开发中紧紧抓住了人的“征服”这一心理特点,力求让游戏者通过参与获得成就感。网络游戏中的竟争,摒弃了现实生活中竞争的不公平性,其竞争活动是绝对公平的。游戏为每个玩家提供的初始环境是相同的,之后的竞争完全凭个人能力的高低。这种竞争很好地适应了青少年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而其通过努力还可以晋级更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四、网络游戏的赏识性

网络游戏的基本特点就是通过不断的升级,来让玩家得到更多的奖励,并逐渐在虚拟世界中成为成功人士,从而充分满足参与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点对学困生更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在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中收获的多是沮丧和失败,而在网络的游戏升级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让自己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得以轻松释放。

延伸阅读:

初中儿子沉迷网络游戏不回家 妈妈有妙招

“让我再玩一会吧”——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

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孩子造成的4大危害父母都了解吗?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


智择优择校平台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六问家长

家长指南

求助流程

关于免费

关于保障

智择优家庭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