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先天因素,但主要是后天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所以,父母要通过改进教养方式,注意并克服孩子的心理问题。因为归根结底,厌学情绪属于一种心理活动,心病要靠心来治。
1.不要唯儿独尊
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在家中以他为“中心”、一切围绕孩子转而造成的。常常看到有这样的情形:在公园草坪上,有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孩子。草坪上铺着一张草席,孩子坐在中间,大声叫嚷着不许家中的任何一个人坐。于是,全家人就只好站在那里,不时地蹲下来把一些好东西递给孩子吃。孩子一高兴,点名叫某人趴在草地上给他当马骑,被点名者就只能俯首听命,乖乖地给孩子“当牛作马”。
这种唯儿独尊是溺爱孩子的典型表现之一。这样的孩子将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不能给他“当牛作马”时,很难想象他会不厌学。
2.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过高
俗话说:“家里是‘皇帝’,出门是‘鼻涕’。”有的孩子在家里骄横得很,出了家门就像一条虫,实际上这就是溺爱的结果。
一个男孩从小被全家人宠坏了,只要有一点点病痛,全家人都非常紧张。他在家里非常活拨可爱,可是上学后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句话也不说。
实际上,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典型的由于溺爱而导致的分离型焦虑症。孩子在家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心理优势,可是离开家庭环境后,在学校里不可能有这种“宠爱保温箱”,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进而产生对抗及逃避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由此进一步发展成厌学。
由此可见,家庭虽然是温暖的港湾,可是父母却不该把“室内温度”调得过高,以至于孩子不敢“外出”,一外出就“感冒”,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延伸阅读: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