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容不下疏忽
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是一个关于生二胎后大娃的故事。
N女士是在今年10月份找到我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完全疏忽了孩子的妈妈,看到了一个灵魂在哭泣的孩子。
N女士就职于当地的事业单位,因为政策的原因,家里一直只有一个女儿,可她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去年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后就决定和先生备孕二胎,那个时候女儿还在读六年级。
二娃满月酒刚过,大娃就进了当地的重点中学读初一。
沉浸在新生儿的照顾中,累是肯定的,但儿女双全的幸福让她甘之如饴。
可是一通电话让她的从幸福中惊醒:女儿的班主任告诉她孩子经常迟到早退,月考成绩已经是在班级垫底了。
她惊怒交加的等着孩子放学归来,想要耐心和孩子谈谈,可是孩子却拒绝和她对话,她的怒火控制不住,伤人的话就这样蹦出来。
“看着她咬着唇用明显不满的延伸看着我,我知道我不该那样子,可是她怎么一点都不体谅一下我,我要照顾弟弟,这一个月她都不和我说话了,我不知道她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电话里头,N女士声音都有些哽咽,孩子的变化让她手足无措。
N女士的女儿的变化其实并不是突然就出现的,在她备孕的那一段时间、在她怀孕的那些日子,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忽略了大娃的感受。
而小升初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拐点,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她需要比过往更多的关心和引导,可是她没感受到,她感受到的是疏忽,而家庭教育中最容不下的就是疏忽,于是她在家庭之外寻找她所需要的关心,不仅在网上有了非常亲密的异性网友,还在校外谈了一个小男朋友。
家庭教育不应该有停顿
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上初中就开始喜欢上网了;
我女儿一直都乖乖的,这都初三要毕业了,给我来早恋这一出;
每天做作业就像我要杀了他一样,他累我也累。
······
在很多家长的心里,孩子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问题孩子,这是在接待了上千名困惑家长后我观察出的一个现象。
事实上孩子的问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育孩子就像修剪枝丫,你今天不关注,明天不关注,一段时间后再去看,你会发现枝丫横生,你已经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孩子的性格是一天天形成的,孩子的学习习惯是一点点培养的,孩子的心理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家庭教育就是要从这些小地方着手,每天都关注,不能有停顿。
错过了一环,可能你要再理清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别把孩子当玩具,持续关注孩子有方法
有部分家长不能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总喜欢和别人家孩子对比,“你看人家孩子多好教”、“人家的孩子咋那么听话呢”,可是你知道别人家父母在背后做了多少工作才有了别人家的孩子吗?
家庭教育中别把孩子当玩具,想起来了,就拿起来玩一玩,指手画脚一下,时间够了就把孩子扔一边不管。
要知道虽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可是当孩子开始学会用极端的方式吸引你注意力的时候,你就要被家庭教育耍得团团转了。
那么父母该怎样关注孩子呢?
一、抓大放小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小毛病,虽然我们学习家庭教育就是想要让孩子尽可能成为完美的人,但是不要过度追求完美,给孩子喘息的空间,抓紧大问题,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当孩子完成作业后,是发呆还是看书,是上网还是和朋友一起玩,让孩子自己决定,不要插手。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想玩游戏,那么家长就需要适度干涉了。
二、阶段性总结
为什么要阶段性总结呢,因为唠叨的父母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存在,言多必失,所以关注到孩子的问题后,每天晚饭后或者每周周末将你发现的问题告诉孩子,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也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关注自身。
三、让孩子知道你在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每天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去陪孩子,回到家累得要死,孩子还让自己操心,心情怎么好得起来?
可是你平常不关注孩子,怎么能把孩子教好?教育孩子其实没有那么多有效方法,最有效的一个就是让孩子知道你在。
孩子成功时,你在;孩子遇到挫折,你还在;孩子需要掌声,你在;孩子需要鼓励,你也在。如果没有肢体陪伴,电话、饭后闲谈,就是让孩子知道你在他身边的一种途径。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2)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