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南充市初三女生体育课上猝死,类似的新闻经常能看到,青少年校园猝死已经在每年非正常人口死亡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我们在谴责学校管理不到位的同时,更应该从家庭角度反省,有效关注孩子生理与心理健康。
总结青少年猝死的原因,有因为身体隐藏疾病造成的猝死,也有因为心理压力酿成的悲剧,关注青少年健康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有效去关注孩子健康呢?
从身体层面来说:
1、关注孩子饮食健康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孩子的饮食问题马虎不得,到底孩子有没有吃饭,吃得是不是健康,有没有按时吃,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特别提醒,不吃早饭的孩子身体问题更多。
2、关注孩子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反映了很多问题,比如孩子心理情况以及孩子的作息是否规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睡眠问题能更好了解孩子最近的整体情况。
3、关注孩子运动量
现在青少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缺少运动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在沉重的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孩子可能很少有时间运动,家长不妨以身作则,带动孩子运动,每天饭后一起散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运动。
4、关注孩子身体不适
当孩子表示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不要掉以轻心,平常忽略的小毛病都可能会酝酿成为影响孩子身体的大问题,积极带孩子就诊。
5、重视定期身体检查
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检,很多隐形疾病或者遗传性问题都具有潜伏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发出来,家长需要重视孩子体检,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开始治疗。
从心理层面来说:
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威胁孩子生命的一大杀手,从心理层面来说家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学习
很多孩子心理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比如之前兴国县留遗书自杀的15岁男孩就是因为对学习的认知出现误区,家长在平常与孩子交流中要重视孩子学习成绩,但不要把学习成绩当成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让孩子知道,学习重要,健康更重要,万事尽力而为。
2、帮助孩子有效处理压力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只需要学习,哪有什么压力,其实不然,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不比家长小,学习的压力、成长的压力,来自家长、老师、自己的压力,当压力过大,依靠孩子自身的力量无法处理好内外压力平衡的时候,就需要家长出马,引导孩子自我减压。
3、引导孩子进行情绪发泄
人都有负面情绪,在家庭中不要怕孩子不发脾气,不发脾气的孩子可能是把情绪压在心里,当负面情绪堆积过多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异变,9层青少年自杀事件都是孩子由于负面情绪爆发造成一时激动下的不理智行为。
4、适当求助心理专家
如果发现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温馨提醒:不要急着给孩子下病危诊断书),不要想着依靠自己的打骂甚至说教就能有用,这种情况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介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记住,家长能做的就是请心理咨询师,然后配合工作。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