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但诚信不仅仅是个人和社会的问题,还是个家庭问题3
有人对幼儿园100多位小朋友进行调査,请父母教导过“做人要诚实”的小朋友举手,结果只有6位小朋友举手,占6%左右;请父母教导过“要好好读书”的小朋友举手,结果100%的小朋友举手。现在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智力因素教育,缺乏或忽视了对子女的诚信道德的教育。
芳芳5岁,从江苏来,可她却是个让妈妈头痛的姑娘,她几乎每天都在撒谎。妈妈带着她去看病,医生的一个问题却是:“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在火车站做车票生意的。” 妈妈有点心虚地冋答着。医生将妈妈请了出去,独自与芳芳交谈, 却发现芳芳对妈妈的工作非常骄傲。“我妈妈每天都在火车站卖车票,我是帮手,会抬价。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把50元的票卖给人家80元。”“卖票很简单的,我只要小声说话,然后骗骗他们就可以了。”“我现在帮家里赚了很多钱……”
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种欺诈事件,让人们都呼唤诚信;未来的社会能否构建一个诚信的社会,决定于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但父母们却普遍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不仅如此,在文章中,孩子还变成了母亲敲诈他人的工具,最后导致自己也无法忍受孩子缺失的“诚 信。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但正是一张白纸, 则更需要家长们去好好地对待他们,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甫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的后蒙教育者,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一任教师,也是一污染源。孩子身上的优点或缺点,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家长必须对孩子不诚信的行为承担终身责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徳。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撤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亊则顺利:失去诚信,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 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一个社会失去诚信,必然导致社会危机,一个人缺乏诚信, 必然无法在阳光下生存。现在的社会呼唤诚信,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的社会。讲究诚信,就获得了在社会中如鱼得水的名片。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呢?
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帮助孩子树立诚信,戒除欺骗等恶习,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父母亲来说,这种播种就是家庭教育。在我们的每一件大小事情上,每一个行为举止上,每一个脸色上,都让孩子去感受诚信、学习诚信,这是一种身教。
第二、对孩子诚信的表现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出现一些欺诈和虚伪的苗头时要抓紧批评教育,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树诚信而戒欺诈。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配合反面教育,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正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讲诚信的丑恶现象。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有一种聱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
第三、帮助孩子创造一个讲究诚信品德的小环境,净化大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亊情。这事父母要管,要高度重视。另外,孩子接触和进入社会,当然也会接解社会上的一些恶习,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因此,必须教育孩子勇敢面对这些问题,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
当大家都渴望诚信时,诚信必然会回归这个社会。未来的社会更需要诚信,未来的社会更讲求诚信。帮助孩子学会诚信,就为孩子缔造了一张在未来社会通行无阻的名片。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智择优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若本站从网络获取的内容、使用的图片、视频涉及侵权,请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销删除。】
人看过(0) 赞一个

一站式帮助家长解决青少年成长教育困惑。快速获取矫正青少年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线与资深教育导师一对一咨询,帮您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您可以用手机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智择优」或者「zhizeu」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智择优精选教育资讯